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文化艺术节

第四章 文化 体育

第一节 文化艺术节


  
                第一节 文化艺术节
  为倡导健康活泼的文化活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农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农场从2000年起,把每年的6月 18日定为“八五九农场文化艺术节”。其寓意:“6”代表农场现有60万亩的耕地,“18”代表农场有1.8万人口,并借助社会上普遍认同的数字谐音“6.18”寓吉祥之意。截止到2005年“文化艺术节”已举行6届。
  一、第一届文化艺术节
  2000年6月18日晚18点,农场首届文化艺术节在原农场机关楼后的文化广场举行。
  首届“文化艺术节”由农场宣传文化中心、教育科、工会和农场办公室等部门承办,公安分局、八五九工商局等部门协助,各驻场单位、供电局、公路站和建筑公司等单位给予帮助和资助。
  农场首届“文化艺术节”分三部分:
  1、开幕式。由农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臣江主持。首先进行入场式,有 13个表演队,按先后顺序分别入场。他们是:由 7名公安干警组成的国旗护卫队;50名中学生组成的军乐队;60名中学生组成的彩旗队;由小学生的“武术”队和“军中姐妹”队共 224人组成表演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小花伞”表演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三步圆舞曲”表演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现代艺术体操”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扇子舞表演队;由 100名中学生组成的青年武术队;由200名中学生组成的团体操队;由4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韵律操队,由 40名小学教师组成的广播操队;由老年人队、科研站队、幼儿园队共 100人组成的秧歌队。各表演队迈着骄健的步伐,绕表演场地一周后进入场地。场地东、西、北侧有37个单位的服务广告和产品展示图板。整个场地红旗招展,观众和演出人员达3 000多人。
  农场党委书记刘庆君宣布农场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并致开幕词,分局领导、驻场单位代表为艺术节致了贺词。职工代表和老同志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
  2、文艺演出。由农场小学教师张宁任导演, 中学音乐教师周丽、小学教师滕艳艳为副导演。节目由农场工会女工部主任王伟丽、农场职工医院副院长李淑萍负责组织。 演出节目有14项:军乐队表演,胜利中学生50人;花环操“走向明天”,中学 200人;团体操“空中姐妹”,小学144人;三步圆舞曲,小学80人;现代艺术体操,小学80人;青年拳,中学100人;绸带舞,小学54人;小花伞舞蹈,小学80人;武术表演,小学80人;伞子舞“走进新时代”,小学80人;大型操“世纪之交”,小学600人;韵律操,医院40人;广播操,小学教师 40人;秧歌表演,老年队、科研站、幼儿园100人。
  3、燃放鞭炮和礼花。当天晚上,在场长祁祥一致闭幕词后,礼花燃放时间约 40分钟,价值 3万多元。燃放烟花的人员由机关干部组成,身穿米彩服,头戴钢盔,场面生动多彩,燃放地点在机关办公楼顶。
  首届艺术节结束后,农场决定当年的7、8、9月的 18日都举行文化广场月活动。活动时间为每月18日晚18~19点,地点在机关楼后的文化广场。主办单位分别是:7月 18日,机关、宣传文化中心、宾馆、通信科;8月18日,医院、卫生科;9月10日,小学。
  二、第二届文化艺术节
  2001年,农场成立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筹委会,场长刘相增、党委书记刘庆君任筹委会主任,农场领导王伟、汪东升、吴国民 张开成任副主任,文化艺术节组织机构分为材料组、编导组、场地组、生活接待组、安全组、综合协调组、队容和队貌评比组共 7个组,负责组织实施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6月18日上午8时,农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在农场机关楼后文化广场举行。
  农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伟宣布“八五九农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党委书记刘庆君致开幕词,总局、分局领导讲话,驻场单位代表致贺词,职工代表、老同志代表发言。入场式后有16个文艺节目进行现场演出。农场场长刘相增致闭幕词。
  三、第三届文化艺术节
  2002年,农场为举办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成立了组委会,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全场各单位通过参加艺术节,利用农闲时间,因地制宜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全场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为农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
  2002年6月18日上午8点,农场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在机关办公楼后文化广场举行。
  开幕式入场的方队有:4名东安边防解放军战士组成的国旗护卫队;4名东安边防解放军战士组成的艺术节会旗队;由80名中学生组成的彩旗队;由80名中学生组成的红旗队;由组织部、工会、农场办公室和武装部制作的四部彩车;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鼓号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腰鼓队;由80名小学生组成的花环队;100人组成的葵花队;80人组成的扇子队;由 80名小学生组成的彩环队;由80人组成的舞美队;由80人组成的放飞汽球队;拔河队;秧歌队;舞龙舞狮队。
  农场场长刘相增为艺术节致开幕词。农场党委书记刘庆君为艺术节揭幕。
  分局领导讲话、农场领导讲话、老同志代表讲话、职工代表讲话、驻场单位领导讲话。少先队献词后,表演了各类文体节目,进行了拔河比赛和竞技表演。农场场长刘相增致闭幕词
  四、第四届文化艺术节
  2003年6月 18日,农场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由于受“非典”影响,没有举行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改为电视歌会的形式。这次活动农场抽调广播电视的骨干,选拔歌手14人,创作歌曲14首。经过外景拍摄、录音等工序后,在6月份用电视向全场播放,摄制电视歌会历时一个月。
  五、第五届文化艺术节
  2004年6月 18日,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仍是以文艺演出为主,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前几届有所不同。在形式上,不再是集中在场部组织一台大型文艺活动,而是开展了一次文艺下乡、一台文艺节目、一次大合唱比赛、一次演讲、一次中小学生书法展览和一场知识竞赛的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各项活动分开进行,一直持续到“七一”,与庆“七一”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系列活动。
  六、第六届文化艺术节
  2005年6月 18日,农场第六届文化艺术节以赞美家乡巨大变化的电视歌会形式举行,取名为《山水情》。这次歌会由农场广播电视局负责摄制,小学、中学、幼儿园、东安粮库、办公室、太平洋保险公司八五九业务部、公路站、教育科、工会等单位组织人员参加演出。演唱人员与摄制人员不辞辛苦到田间地头、公园广场,用歌声和画面反映农场的巨变。电视歌会通过专题节目向全场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