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 第二节 医 疗
一、职工医院
农场职工医院,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预备医院1958年集体转业为基础,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底在人员、设备和医疗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农场职工医院一直以为农场职工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年代里,以保证农场经济建设和职工群众身体健康为己任,并从1993年开始在教育卫生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职工医院面对自身的工作,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医疗专业技术队伍。2003年,农场为改善职工医疗环境,投资300万元在原职工医院北侧建成了3 3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就医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1984~1997年,农场职工医院医护人员在106~126人之间,1998年 4月,农场机构精简,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减至6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26人,初级36人,无职称7人;学历大专49人,中专7人,初中3人。到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46人,本科8人,大专31人,中专3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13人,初级11人。
职工医院设有检验科、B超室、心电室、美容室,内、外科门诊, 中医门诊,中西药房,妇产科、五官科、理疗科、激光血疗科、口腔科、X线科、麻醉科、住院处。 另外还设有观察室、消毒室和挂号室。
主要设备有:500毫安X线机一台、日产日立EUB—200型黑白B超一台,日本智能ECG—8110K型心电图机一台,荷兰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尿八项分析仪一台、 血流变机一台、激光血管内照射仪一台、牙科综合治疗机一台、胆结石治疗仪一台、胃肠治疗仪一台、妇科激光治疗仪一台、皮肤科奥桑机一台。
从1995年开始职工医院自筹资金购入生化分析仪一台,汉B激光一台、 骨质增生治疗仪一台、低温周波治疗仪一台、血球计数仪一台、无痛分娩仪一台、牙科光敏固化机一台、制氧机二台、洗胃机二台、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一台、高压消毒锅一台、大型美产GE8800CT机一台、尿十项分析仪一台。
卫生科长 院长更迭表
(1983~2005年)
表5—13
二、医疗水平
1985年,农场职工医院技术力量较强。1987年随着20多名技术骨干的调离,使职工医院技术力量大大削减。为了补充技术力量,农场从生产队卫生员中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过硬,工作时间长的医务人员,充实到职工医院。同时加大了来场大中专毕业生的接收力度,对在岗的医务人员选派到大中专院校进行脱产培训,截至2005年底,农场职工医院共派出学习的人员达21人,使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场职工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提高很快,在对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治疗上达到了不出场就能治疗。
内科能诊治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统(胸膜炎、肺脓肿、肺水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肺结核等),消化系统(肝炎、肝硬化、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呕血、急性中毒性消化不良等),泌尿系统(急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功能衰竭等),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等),神经系统 (中枢格林巴利综合症、急性脊髓炎等),以及各种休克、药物中毒、急慢性传染病等。
外科可做胃大部分切除术、脾切除术、胆囊摘除术、肠吻合术、甲状腺瘤切除术、胃肠修补术、骨科各种手术、颅骨内减压及胸腔引流术等。
妇科可做子宫次、全切术,卵巢囊肿摘除术、宫外孕术,刮宫产术、各种难产及子宫大出血等。
三、基层卫生所
农场历来重视基层卫生工作,特别是“八五”期间,农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场办发〔1994〕4号文件,2003年制定了 《基层卫生工作管理办法》等规定,对卫生员进行管理考核,对缺额补充卫生员实行联合会考制,即由组织部、卫生科、纪检委联合组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从1997年开始先后对中学、十二队、二十四队、三十七队、三十队、十三队的卫生员进行了考核录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在职卫生员实行尾数淘汰制,每年由卫生科和组织部门进行考核,先后有5名卫生员被调离或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