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大事记
3月 铁道兵八五○九部队之一部,由汤原开赴虎头,成立虎头大队,归铁道兵农垦局八五○农场建制。是年冬 虎头大队之先遣队开赴饶河地区,筹建八五○九农场。翌年3月,八五○九农场正式成立,归道兵农垦局建制。场部设在饶河镇,临时生产指挥部设在东安镇。同时成立两个分场,一分场设在四平屯,二分场临时场部设于胜利屯。
2月15日 二分场党总支书记兼场长姜斌到任,由东安前往民主屯(当时一、二中队临时住在民主屯),17日,带领一、二中队400余人由民主屯向西南山踏雪道。18日,决定一队(原虎头大队一中队)设于现八队后山坡上(当时为无名地);二队设于现八队猪房处。
本月 查哈阳、通北、十一等农场调我场(二分场)的拖拉机驾驶员和九三、宁安、红星等技校的学员陆续来场。
3月中旬 夏元周等6人由胜利屯前往翠屏山踏察分场部和四队的建点位置。踏察后决定,分场部建于翠屏山东之望景山(岗楼山)脚下;○四队建于分场部正东400米处。
是月 分场党委决定,三队设于明山屯;分场部暂时设于胜利屯,年底移至翠屏山。
本月 成立卫生所,所址定于翠屏山,共有医务人员6人,由吴廷生负责。
春 由吴树绵、李华负责到佳木斯接收安徽社会青年30余人。
9月初 接收第一批佳木斯支边青年来场。本月末,接收第二批佳木斯支边青年来场(300余人)。
是年 姜斌为场长兼党总支书记,赵德全为副书记,刘富春为副场长。本年 共建四个生产队。开垦荒地10余万亩。
春 八五九农场扩大规模,将二分场扩建为两个分场,二分场移址西南山,下属6个生产队。姜斌场长,宫绍文为党总支书记,刘富春为副场长,赵德全为副书记(不久调出,由翟义和接任)。同时,在原二分场部(翠屏山)成立畜牧分场,下属7个生产队(其中包括1个畜牧队)。于水和为场长,吕济民为党总支书记,鞠振全为副场长,吴树绵为机务副场长。
5月 大批转业官兵来场,二分场和畜牧分场共接收1,100余人。
7月 二分场成立卫生所(原卫生所留给畜牧分场),所址设在西南山(现八队),共有医务人员5名,由徐永成负责。
8月 中国人民银行饶河县支行东安办事处决定:在二分场场部、畜牧分场场部设立储蓄所。
12月 畜牧分场党总支书记吕济民调出,由于银祥接替。是年 粮食获得大丰收。
1月1日 八五九农场与虎饶县饶河区合并,成立八五九人民公社,二分场与畜牧分场合并为四大队,大队部设于翠屏山(畜牧分场部)。姜斌为大队长,宫绍文为党总支书记,刘富春、吴树绵、郝明福为副大队长。
5月9日 八五九人民公社改称为八五九农场,各大队均改称为分场(四大队改为四分场)。
9月 山东支边青年1,000余人抵场。
3月10日 丛贤珠任四分场场长(姜斌调出),刘风祥任党总支副书记,郑志凯任副场长。
6月 中国共产党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一届委员会,由宫绍文、丛贤珠、刘富春、翟义和、夏元周、刘风样、赵忠阳(以上7人组成本届常务委员会)、张四珍、柴佐堂、彭先柱10人组成,宫绍丈为书记。
8月20日 八五九农场四分场机关设四大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产办公室、经营管理办公室)。
10月14日 成立机耕队2个,三八包车组1个。
18日 分场成立肃反小组,刘风祥任组长。
20日 宫绍文调总场,姜洪章接任党委书记。
26日 四分场党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成立整编委员会,由姜洪章任主任委员,彭先柱为办公室主任。
11月 本场口粮实行低标准、食用代食品。
是月 部分山东支边青年,因农场生活艰苦而不安心工作,擅自离去。
是年 三队改为畜牧队(队址,现水利机械队)。
是年 秦雨生、张弘、赵忠阳、姚玉萱等任分场副场长。
是年 遭涝灾,2,900亩小麦绝产。
1月1日 分场党委决定,迅速抢救浮肿病人;抽出30%的劳力搞生活,禁止代用粮粗作;食用代用粮不准超过30%;粮食供应11月开始执行)标准;职员21斤,农工25斤,儿童满周岁7斤、二周岁11斤、四周岁13斤、五周岁15斤、六周岁17斤;粮食搭配玉米60%,小麦30%,豆饼10%(均按原粮供应)。是月下旬 中国共产党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会期四天。主席团由姜洪章、刘风祥、丛贤珠、翟义和、秦雨生、彭先柱、王景贵、范克祯、郭罗庚、刘文胜等组成。刘风祥致开幕词;姜洪章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二届委员会:由姜洪章、刘风祥、丛贤珠、翟义和、刘富春、张弘、秦雨生(以上7人组成本届常务委员会)、彭先柱、史战功、王景贵、郭罗庚、范克祯,刘文胜组成;姜洪章为书记;丛贤珠致闭幕词, 2月11日 分场成立整党整风领导小组,由刘风祥任组长。整风时间,2月18日开始,3月15日结束。
3月30 分场退赔中心小组成立,刘风祥任组长。
是日 成立防火大队,刘富春为大队长。
4月28日 分场团总支委员会成立,彭先柱为书记。
6月17日 分场党委常委扩大会决定:雨天严禁一切车辆在公路上行驶。
7月9日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
11月3日 根据上级指示,将全分场劳力进行调整,调整后全分场共有职工1,826人,临时工201人。
是日 根据上级指示,分场党委决定,职工全年出勤不满二分一者,可以辞退,由行政办公室负责办理。
12月1日 分场党委决定:机关生产排改为场直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配备5名干部;撤销六队,在五队西北小山重建;三队移址黑莱营。
是年 生产粮豆2,850余吨。
1月15日 将一、六、胜利队定为畜力队;五、九、十队定为机械化队,
3月1日 分场成立场社分家领导小组,刘风祥为组长。
4月11日 分场机构进行调整。设工会、场办、政治处、作业科、计划科、经销科、工交科、物资科。
5月15日 成立四分场人民武装委员会。姚友彬为主任委员,丛贤珠为副主任委员。
是日 给予全分场机务副队长晋升一级工资。
7月22日至25日 八五九农场四分场职工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到会代表65人。
8月28日至31日 中国共产党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三次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八五九农场四分场第三届委员会:由姚友彬、丛贤珠、张弘、严谨、夏元周、秦雨生、史战功(以上7人组成本届常务委员会)、刘文胜、王景贵、朱云、郭罗庚组成,姚友彬为书记。
10月18日 夏元周任四分场团委书记。
11月18日 国务院决定将合江农垦局和牡丹江农垦局合并,翌年1月,正式成立东北农垦总局。八五九农场归其所属。
是年 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精神,对分场规模进行调整。将一些地处边缘,土地零散,交通不便的生产队,进行了撤销与合并,先后撤销了6个生产队和牧、副、渔业队各1个;巩固和充实了8个农业生产队,1个良种站;耕地面积由 105,078.15亩,调整为66,135亩,大部分队有耕地面积1万亩左右。
1月28日 成立基建队。
3月2日 调出转业军官175人到林口林业局工作。
20日 撤销十四队建制;明山大队定为一队,胜利队改为六队。
4月2日 八五九农场下发“关于贯彻东北农垦总局精简、压缩非生产人员几项政策规定的指示”的通知。5月4日,四分场党委决定精简100名农业工人。
5月4日 撤销七队建制。
21日 四分场党委常委决定:边宪章为分场党委监委书记。 7月 分场“五好运动”领导委员会成立。边宪章为主任委员,张弘、吴树绵为副主任委员。
8月2日 分场党委决定,夏元周、郝孟泽、唐祖富等为出席虎饶县党代会代表。
9月23日 分场党委决定:撤销二队建制,人员、土地并入六队(原胜利队);十一队与十三队合并,编为七队;撤销十队建制,人员、土地并入八队;渔业队移交八五九总场;缝纫和理发两行业由全民变为集体所有制,自负盈亏。
11月7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八五九总场,同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饶河分局,辖饶河、胜利、八五九农场。
是日 粮油加工厂和酒厂分开。
是日 根据上级指示,四分场党委决定,精简职工。全分场月工资控制在4万左右。职工总数控制在900人以下。
8日 成立四分场清产核资领导小组,袁维新为组长。
12月6日 贯彻上级政工会议精神,开展“五反”、“社会主义教育”、“五好”等运动和“节制生育”的教育.
冬 原八五九农场党委决定:由夏生祥、姚友彬、袁维新、边宪章、高兴隆组成胜利农场临时党委会,并由夏生祥负责党委工作。
是年 八五九农场四分场工会成立,赵先锁为主席。
1月21日 四分场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成立。姚友彬为主任委员。下设办公室。
是日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伊始,由工会负责。韩大章、周维芳为教员。
3月10日 宣布胜利农场临时党委成立,夏生祥负责党委工作。
16日 临时党委决定,粮种站设于三队,抽出部分人员专门负责600亩繁殖种子。
4月11日 胜利队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
是日 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开始,夏元周任四分场普查办主任。
是日 汽车队正式成立。周云任队长,刘传林任副队长。
6月 胜利农场正式成立。机关设党办、行政办、农业科、计财劳资科、物资供销科、工交基建科。下属9个农业生产队。3个工副业队,郑行广为党委书记,夏生祥为场长,钟永祥、袁维新、高兴隆为副场长。
是月 农场职工医院成立。
夏 胜利农场工会成立,邵光喜为主席。
10月13日 畜牧队成立(地点设于原二队)。
是日 良种繁育队成立(地点设在原八队)。
是日 改编生产队序列,明山为一队;胜利为二队;试验站为三队;二队改为四队;三队改为五队;六队仍为六队;七队仍为七队;五队改为八队;四队改为九队。
11月4日 钟永祥代场长(夏生祥外出搞社教)。
12月10日 夏生祥调伏尔基河任场长,免去胜利农场场长职务。
12日 临时党委决定:各生产队配备8名干部(生产队长、政治指导员、机务副队长、农业技术员、统计员、核算员、油材料保管员、粮食保管员)。
是年 本场启用边境地区居民证。
本年 播种面积为56,136.5亩,粮豆总产3,120吨,亏损44.06万元。
3月 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进驻我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严世良为工作团团长。6月1日,社教工作团撤离农场。
5月 佳木斯支边青年30人来场落户就业。
6月10日 胜利农场公安派出所成立。
7月16日至19日 中共胜利农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郑行广作工作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生活制度”、“党委学习制度”、“党委工作制度”,选举产生了中共胜利农场第一届委员会:由钟永祥、袁维新、高兴隆、吴景阳(以上5人组成本届常务委员会)、邵光喜、朱云、刘文胜、吴际书、郝孟泽、赵树义、刘怀峰、夏元周等组成。郑行广为书记。
28日 社教分团来场进行社教运动复查。8月6日,撤离。
8月15日 生所改为职工医院。
22日 成立全日制中学。
23日 成立共青团胜利农场委员会。吴景阳兼任书记。
9月20日 胜利农场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
是日 李文西任胜利农场党委书记,郑行广由书记改任场长。
11月 陈良全任胜利农场党委副书记。
12月4日 部分退职人员复职。
是日 支边青年月工资定为25元。
是日 生产队均成立医疗站。
是年 播种面积62,419亩,生产粮豆6,158.8吨,盈利3.06万元。
1月6日 砖厂独立。
3月9日 佳木斯160名青年抵场;230名转业官兵来场。
5月23日 钟永祥、袁维新等59人参加第三批社教团。
8月16日 李明哲任胜利农场政治处副主任,赵杰任副场长。
20日 中共胜利农场党委常委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决定》
夏 胜利农场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因受“文革”冲击,草草收场。
11月13日 成立园艺队、制材厂、畜牧队。
是年 播种面积71,394亩,粮豆总产6,473.05吨,盈利3.06万元。
2月3日 “造反派”夺权,成立临时接管委员会。下设抓革命、促生产2个组。取销原科室名称,改为服务组。
3月 胜利农场生产指挥部成立,行使党、政大权。
7日 恢复农场护林防火委员会,由袁维新、赵杰、李万江、吴景阳、杨兴民、刘兴仁、夏元周等组成,夏元周为主任,袁维新为副主任。
4月18日 胜利农场新的生产班子成立, 由王春、邵光喜、钟永祥、袁维新、蒋振学、夏元周、何敬之、李明哲、赵景洲等组成。下设四组一办(生产供应组、统计组、工交组、政工组、办公室)。
30日 农场节约委员会成立,王春为主任委员,郑行广为副主任委员。
5月3日 胜利农场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成立。6月底,归基建队所属。
6月25日 佳木斯300名学生来场支援夏锄。
7月12日 生产指挥部召开贯彻省革委、省军区“抓革命、促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并在会上“重炮猛轰李文西、郑行广”。
21日 禁止实行计件工资。
8月3日 成立大批判办公室,各队成立大批判小组。
30日 汽车队技术员高欣科因被造反派揪斗、毒打、体罚不能忍受而上吊自杀身亡。11月1日 合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胜利农场革命委员会,内设四委、一办、一组。15日,胜利农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钟永祥为主任,王春、张振山为副主任。
21日 原党委书记李文西被下放到基建队参加劳动。
12月3日 因苏军多次干涉和破坏我渔民正常生产,由钟永祥等7人组成农场反干涉领导小组。
30日 合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郑行广为胜利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委员。
年底 各队级单位均成立革命委员会。
是年 有六个生产队办了高小班。是年 播种面积100,193亩,生产粮豆11,892.7吨,盈利 113.44万元。
1月1日 因苏军侵犯我领土,农场人武部副部长王春带领50人,7台汽车,经东安沿江去饶河开江道,支援反干涉斗争。
是日 五队职工吉金虎由东安越境逃往苏联。
28日 饶河县撤销农场公安特派员。
是日 革委会决定:“解放”李文西,并报县革委审批为农场革委第一副主任、常委委员。
3月26日 六队职工卫国华被造反派批斗而上吊自杀死亡。4月 本场与八五九农场联合修筑“胜七”公路。袁维新(胜利农场副场长)为总指挥,高兴隆(胜利农场副场长)、何儒林(八五九农场副场长)为副总指挥。8月8日,“胜七”公路竣工通车。
5月9日 农场革委会在总场部举行大型游斗会,被错揪人员多达108(故称一百单八将)。在游斗中,多数被揪斗人员惨遭“造反派”的毒打、体罚,甚至致残(劳资科长宫锡玉在游斗中腿被造反派打断)。
16日 五队职工郑金栋,因被怀疑为“叛徒”,遭本队“造反派”的批斗和毒打,于当夜十二点上吊自杀身亡。
6月19日 十四队于井章(无职业)因出身富农,被“造反派”游斗后投河自杀身亡。
7月18日 八队职工家属石德华(女)因有所谓反动言论,被“造反派”揪斗、毒打、折磨后,上吊自杀身亡。
23日 李玉根等19名机关干部下放到生产队劳动。
是日 原农场党委书记李文西被定为“走资派”。
8月6日 服务站与被服厂合并。
26日 贫下中农(工人代表)进驻学校,开展“斗、批、改”。
10月17日 八队职工杨德山被怀疑为“特嫌”,受清查办逼供后,上吊身亡。
是月 正式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廿四团。现役军人陆续来场。
11月14日 场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将李文西、高兴隆、王景贵定为“走资派”;丁瀛、盛继春定为“叛徒”;赵英才、宫锡玉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吴涤吾定为“反革命分子”;楼玉堂定为“地主分子”;罗时雨、曹孝德、袁兆奎、徐烈芳定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子弟”,章复生定为“反动军官子弟”;周勋之、吴秀福定为“坏分子”。
25日革委常委会贯彻三师清查会议精神决定:由赵庆美、吴景阳、程国太组成大批判组;张振山、黄俊、丁仁清组成彻查组;郝孟泽负责审干工作。
12月12日 中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授予本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廿四团番号(隶属于三师)。
是月 成立生产办公室,邵光喜为副主任。
是年 京、沪、哈、佳知识青年1,174人抵场。是年 播种总面积121,126亩,粮豆总产量11,630.15吨,盈利 34.33万元。
1月 因苏军再次入侵我七里沁岛,高兴隆、张振山带领50余人,6台汽车,经东安沿江前往七里沁岛参加反干涉斗争。
20日 胜利农场革命委员会撤销。
31日 齐廷焕任廿四团团长,付士萍任政治委员。
2月 张振山带领80人参加七里沁岛反干涉斗争。
3月11日 三队职工高振发伙同本队职工张文臣上山打猎,高被张误打毙命。
4月9日 吴际书、宫锡玉等57人被(错揪错斗后)内迁.
是月 撤销胜利农场,正式成立廿四团。
5月1日 启用边境通行证。
7月8日 靳宝忠任廿四团司令部参谋长。
19日 廿四团临时党委扩大会将钟永祥、高兴隆定为犯了“走资派”错误的好人。
8月19日 六师成立,廿四团归其所辖。
9月24日 蒋麓任廿四团参谋股股长;徐连仲任廿四团司令部管理股政治协理员;付有贵任廿四团后勤处处长。
26日 新建五连改为十五连;新建六连改为十六连;新建七连改为十七连;新建八连改为十八连;新建九连改为十九连;新建二连改为二十连。
10月1日 廿四团通信代号改为黑龙江省饶河县防字六○八信箱。
是年 京、津、杭、哈知识青年2,932人抵场。
本年 播种面积1,334,471亩,粮豆总产量10,160吨,亏损 113.35万元(因大批知青来场,人员激增;加之扩大规模,开荒建点所造成)。
1月5日 团党委决定,组建三个营(一、二、三营)。钟永祥为一营营长,陈良全为一营教导员,张振山为一营副营长,林连祥为一营副教导员;赵树义为二营副营长,刘兴仁为二营副教导员;蒋振学为三营教导员,邵光喜为三营副营长,李治海为三营副教导员。并决定一营为战备营,一、二、三、十九连为战备连(其中二连为机炮连,余者为步兵连)。
3月1日 团党委决定:一营营部设于二连(大孤山),二营营部设于五连(平顶山),三营营部设于七连(鹳云)。
6日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廿四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翠屏山召开。选举产生中共廿四团第一届委员会:由付士萍、齐廷焕、段成志、靳宝忠(以上4人组成本届常务委员会)、赵杰、付有贵、袁维新、徐连仲、陈良全、刘兴仁、蒋振学、郑荣昌、陆士龙组成。付士萍为书记。大会进一步贯彻“九大”精神,强调“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行动。
4月2日 团党委对原农场领导干部作出结论:李文西为一般错误;郑行广为一般错误;钟永祥为一般错误;高兴隆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8日 蒋麓任廿四团司令部副参谋长。
8月28日 李殿良任廿四团副团长;郑行广调二十三团任副团长;李文西调廿五团任副政委。
10月11日 司政党委和后勤党委分别成立。李茂竹为司政党委书记,靳宝忠、徐连仲为副书记;付有贵为后勤党委书记,李明哲、熊士龙为副书记。
11月7日 李茂竹任政治处主任。
12月 吴景阳任二营教导员
是月 成立团直家属连。是年 津、齐市知识青年875人抵场, 是年 播种面积14,673亩,生产粮豆14,165吨,盈利12.9万元。
2月17日 工程一连与工程二连合并;撤销十一连,机务排独立,归计划股领导;工程二连归团直属;三连迁十一连归一营建制;从三连调出1个武装排归十三连建制;居有宏、鞠洪凯等19名干部调外地工作;本年建十一、廿六、三十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连;建机关办公室、修配连大修间各1座,面积分别为1,2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均为砖瓦结构);精简非生产人员,以八连为标准,15,000亩耕地,定员250—260人,每人平均担负60亩;高兴隆任一营副营长,赵树义任二营营长,邵光喜任三营营长,都庆泉任三营副营长。
10月22日 政治处副主任杨淀绪调任二十三团政治处副主任。高清林任廿四团副团长,蒋麓任廿四团司令部参谋长,徐连仲任政治处副主任。
11月25日 张军任廿四团司令部副参谋长。
是年 上海知识青年390人抵团。
是年 播种面积206,655亩,粮豆产量14,004.33吨,盈利25.8万元。
2月28日 孙博洪任廿四团团长(齐廷焕调任二十三团团长)。
3月24日 孙汝勤任副政治委员。
27日 张军任司政党委书记。
4月 撤销“文化革命办公室”。
6月3日 建立团直中、小学校,位置定于机关办公室西南角。
10日 团党委对李兴禄等6名内迁人员的错案进行了改正。
17日 三连归一营建制,核算由团负责。
27日 团党委决定;严禁上山乱砍乱伐,以后不准烧木头,以豆秸、麦秸做烧柴。
8月22日 赵杰任廿四团司令部副参谋长,段成志任政治处副主任。
秋 三十四队牛英杰(北京知青)用斧子砍死班长徐景贤。后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军事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10月17日 科研连改为农业科学实验站,归团直属。
30日 袁维新任廿四团后勤处处长。
12月15日 廿四团通信代号改为建三江防字六○八信箱。
是年 职工医院落成,建筑面积为1,447平方米(为砖瓦结构)。
是年 播种面积263,806亩,粮豆总产17,477吨,盈利54万元。
1月7日 六连医生张文志在“一打三反”运动中,被审讯逼供后服毒自杀身亡。
24日 团党委决定:压缩开支,压缩人员。撤销连队专职文书,由出纳员兼任;撤销连队通信员;炊事员按15—20人配1名;农机少的连队油、材料员1人兼,大连队可配2人;教员超编减不下来者,可以单独核算;战备开支单独核算(如十连、二十四连哨卡)。
3月3日 六师党委批准共青团廿四团委员会成立。徐连仲任书记,郝孟泽任副书记。
9日 团党委决定给冯金培、杨国庆等右派摘帽。
28日 团党委对吴景阳等21人的历史、家庭、社会关系问题重新作出了结论。
4月2日 在八、十八连搞“三定一奖”试点。
25日 段成志任司令部副参谋长。
5月9日 二十三连职工袁绍亮奸污女知识青年,被判刑三年;一连顾瑞林奸污女青年被判刑四年。
6月19日 李良栋任后勤处处长。
8月19日 张振山因强奸女知识青年畏罪自杀,被开除党籍,撤销副营长职务,开除干部队伍;六连曹国成强奸女青年,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11月18日 芦新弟因奸污女知识青年,被开除党籍。
12月17日 四营临时党委成立,刘怀峰任书记,刘德山任副书记。
是年 播种面积311,919亩,粮豆总产量9,218.75吨,亏损 502.9万元(因大涝造成)。
3月8日 二十六连职工王保华、张胜利在洪七干排水会战中被放炮飞起的土块砸死。
4月15日 三十六连上海知识青年江承坚被怀疑偷饭票,遭威逼毒打后失踪。
是日 赵树义任二营党委副书记;邵光喜任三营党委副书记。
29日 四营党委正式成立。刘怀峰为书记,刘德山为副书记。
5月 国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由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颜文斌陪同来团视察。
6月4日 李良栋任后勤党委书记。
22日 成立治安组,由保卫股、军务股负责管理。
8月7日 团党委决定:二十二连张国远、李法因不负责任造成马死亡5匹、黄牛死亡2头,分别给予张国远判刑三年;李法开除党籍,开除干部队伍处分。
9月21日 团党委决定;由袁维新、薛玉华、张绍明组成调查组,调查处理十四连与二十二团的土地(林业)纠分问题。23日,团党委听取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①事端是我方引起的,我们应负主要责任,必须检讨;②对十四连干部、战士要认真教育,多做自我批评。
22日 文教办与宣传股分开.
12月2日 李茂竹任副政治委员。副参谋长赵杰调六十八团任副参谋长。本年 播种面积335,015亩,粮豆总产量25,207.2吨,盈利30.4万元。
2月 五连职工王龙云奸淫幼女5名,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3月20日 十六连职工田文悦(北京青年)因盗窃现金1,600元被拘留后,撞车死亡。
是年 播种面积382,040亩,粮豆总产量35,780.2吨,盈利 275.7万元。
3月8日 二连陈品高奸污幼女判处无期徒刑。
4月27日 团党委决定:将奸污幼女犯王龙云判处死刑;高标龙奸污幼女判刑三年。
是日 成立中心苗圃连。成立种畜点,设在水利连,以家属为主饲养种畜。
5月18日 石灰点改为工程三连。
6月6日 廿四团首届田径运动会在翠屏山(胜利)召开。
9月17日 出动二千余人配合东安边防部队和二十三团搜山抓苏联特务。
18日 一万余人在团部体育场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由副政委陆士龙主持,团长孙博洪致悼词。
10月1日晚6时 工程二连职工张艳(哈尔滨青年),因有前科,被人暗示,精神压力过重,服毒自杀身亡。
是年 本团麻疹大流行,发病者达144人次。
是年 播种面积399,023亩,粮豆总产量31,415吨,盈利78万元。
2月 撤销廿四团建制,现役军人除二名就地转业外,其余均回部队。
是月 成立胜利人民法庭。
3月22日 胜利农场成立大会在总场俱乐部召开。大会宣布:李殿良任农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袁维新、董玲双、陆士龙、蒋麓、徐连仲为革委会副主任。机关设科、委、办,下设分场、生产队。
23日 农场党委决定:本场搞三级核算制;撤销采石连建制,缩为一个排,归属六连,负责管理水库和种水稻。
4月18日 蒋振学任胜利农场政治处主任。
是月 计财科成立。于永理任副科长。
5月27日 徐连仲任胜利农场人民武装部部长。
8月28日 场直家属连耿爱春、杨光荣因沙场塌方埋压致死,十一连油料保管员王凌文(上海知识青年)在沙场塌方抢险中不幸牺牲。
是年 工副业交通科成立。朱云任副科长。
是年 猩红热大流行,发病人数达125人。
本年 播种面积411,922亩,粮豆总产35,449.85吨,盈利100.5万元。
1月6日 十九连改为喜春林场(队级)。
19日 三连改为农技科研站;畜牧科与兽医站合并。
21日 中共合江地区委员会任命李殿良为胜利农场党委书记,都本祥为胜利农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
2月 卫生队改称职工医院。
3月8日 工交党委成立。陆士龙兼任书记,都庆泉任副书记。
是日 场直单位改变名称(连改为队、厂等)。
12日 场党委常委决定:机关政治部门工作人员称干事,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称科员,业务部门(农、机、畜等)称技术员。
22日 郝雷强奸幼女,判刑10年。
5月中旬 全场开展“两打、一反、三整顿”运动。
8日 赵树义任农场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
7月9日 农场党委授予董作云、袁昌华、张甫荣、何淑英、易宝茹分别为各行业标兵。
11日 成立一、二、三、四分场、机关党委。
8月14日 撤销通电科,成立通讯分站,方正武为站长。
10月6日 蔡长恩任农场革委会副主任。
16日 农场保密委员会成立,徐连仲为主任。
是日 一队职工毛世军,因偷摸成癖,本队私设供堂逼供毒打致脑淤血,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1月16日 农场成立“双打”办公室,蒋振学为主任。下设4个组(综合组、三案组、清查组、巡回检查组)。
是月 “双打运动”领导小组成立,由李殿良、徐连仲、蒋振学、董玲双、陆士龙组成。同时,总场机关、各分场均成立“双打”领导小组。
12月21日 农场党委对在“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6人(石德华、卫国华、杨德山、高欣科、郑金栋、于井章)重新作了处理决定。
是年 本场被国家农垦总局授予“全国农垦系统一九七八年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是年 播种面积424,131亩,粮豆总产37,735吨,盈利73.6万元。
1月8日 农场党委决定:恢复农场工会。修造厂技术员李法水出席黑龙江省总工会代表大会。
13日 农场党委决定:清理盲目流入人员;给予何敬之等29人定技术职称。
17日 召开平反昭雪大会。
2月4日 陆士龙返城,免去农场革委会副主任职务。
5日 撤销二十六、二十三、三十队;撤销物资分库,物资收归总库;十四队改为渔业队(排级)对外原番号保留。
24日 都本祥任胜利农场场长;袁维新、蔡长恩、赵树义、徐连仲任胜利农场副场长;免去董玲双胜利农场党委常委、农场革委会副主任职务。
春 一分场场长高兴隆到总场帮助副场长工作(后调任前锋农场机务副场长)。
2月27日 粮油加工厂归商业科领导;种子公司、科研站设于三队。
3月13日 农场党委常委决定;给邵光喜等66名同志各奖一级工资;将连队改为生产队。
28日至29日 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书记赵德尊来场视察。
5月4日 场党委决定:将二队职工效立民判刑五年;冯志忠判刑四年(皆因私设供堂,将毛世军致伤,抢救无效死亡之故)。
6月13日 外贸科成立,宋钦初为副科长。
18日至19日 胜利农场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胜利镇召开,与会代表200人,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工会委员会。
7月1日 中共胜利农场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胜利镇(翠屏山)召开。都本祥致开幕词;李殿良作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胜利农场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0人。
9月 职工医院住院处大楼落成,面积1,300平方米。
是月 七名日本专家来场进行三江平原治理考察。
10月6日 经中共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委员会批准;李殿良等19人为胜利农场党委委员;李殿良、都本祥、袁维新、蔡长恩、赵树义、徐连仲、蒋振学等为胜利农场党委常务委员会委员;李殿良为党委书记;都本祥为副书记;李殿良等6人为胜利农场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李殿良为书记。
11月 开始给职工调整工资,至1980年共有2,258人晋级。
是年 本场被国家农垦部授予“农垦系统一九七九年先进集体”和“经营管理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被黑龙江省委、省革委授予“农业学大寨”先进场锦旗一面;“大豆亩产上(纲要)”锦旗一面。
是年 托儿所所长陈桂英被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是年 播种面积452,873亩,粮豆总产量41,965.5吨,盈利217.1万元。
2月11日 制材厂与基建队合并;二十五队并入十五队。
3月27日 场直家属队开办服务部和饭店。
是日 林业科与农业科分治。
5月2日 服务站撤销,原属各小单位归招待所。
6月14日 蒋振学调红卫农场任党委副书记。
7月3日 农场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正式职工的爱人、孩子、父母、15岁以下的弟弟、妹妹;已来户口的临时工;已落户的临时工之爱人、子女均给予落户。
23日 开设四个职业高中班。
是月 3名东德专家来场指导E512收割机操作。
10月 总场电影队16毫米放映机一架、“吉鸿昌”上下集、“奇功异彩”、“祖国新貌”等三部影片被盗,损失价值六千余元。
11月10日 通讯站并入通讯科,
是年 撤销政治处。
本年 播种面积455,603亩,粮豆总产量54,123吨,盈利650.5万元,实现粮豆总产量与总盈利双超历史。
2月14日 桥梁队并入修路队。
22日 农场党委常委扩大会决定:全场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三十五队并入三十三队;十八队并入七队;三十七队、三十九队并入三十八队;生产队非职工均编为大集体自负盈亏。
24日 农场大集体办公室成立,姜洪在负责。
3月1日 干校(党校)成立。
23日 农场党委常委会对在“文化大革命”中打人致死的有关人员作出了处理决定:给予姜焕敏撤职,留党察看处分;石福荣开除干部队伍处分;周祥凤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是月 一分场建制撤销。
5月24日 农场党委常委会决定:大集体职工享受医疗费100%, 1临时工享受医疗费50%。
6月 科技科成立,潘毓高任科长。
7月4日 农场党委常委会决定:给赵长河记二等功(在手榴弹投掷中救护民兵)。
10日 职业高中正式成立。
9月27日 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对违犯计划生育,生第三胎者,给予夫妻双方其中一个开除职工队伍;生第二胎者,除按上级规定处罚外,夫妇双方工资各降一级。
秋 总场建50立方米水塔一座。
是年 农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涝灾。
是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我场“在抗洪除涝生产救灾斗争中成绩显著”奖状1个。是年 播种面积477,065亩,粮豆总产量7,518.2吨,亏损 1,396.7万元,
1月 本场开始实行浮动工资制度。
2月8日至16日 胜利农场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在胜利镇召开。
28日 改大集体办公室为多种经营办公室,姜洪在负责。是月 农场工会举行首次绘画、书法、摄影等有奖作品展览会。
春 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
4月5日 在望景山(岗楼山)中峰顶建一千瓦电视塔一座。
17日 刘兴仁任胜利农场党委副书记。潘毓高任副场长。
5月4日 张本祥调八五九农场任党委书记;徐士海任胜利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
25日 恢复一分场(称林业一分场)。
7月30日 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分治。
是日 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刘兴仁为主任,蔡长恩为副主任。办公室设于文教科。
9月11日 场务会研究场区规划决定:改老区,建新区;住房建老区,公房建新区。
10月25日晚 三十八队刘国珍从拉豆秸的车上摔下,抢救无效死亡。
11月25日 加工厂失火,烧毁场房500平方米。
12月14日上午 一队职工张言波从拖车上摔下,头部受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26日晚 总场汽车队失火,损失价值2,8万元。
是年 本场遭受严重虫害。
本年 本场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在一九八二年扭亏增盈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光荣称号。
当年 播种面积441,538亩,粮豆总产量30,688.8吨,盈利205.1万元。
1月18日 科研站归一分场建制。
3月15日至17日 胜利农场第二届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5项规定(关于房屋管理的若干规定;胜利农场职工奖惩条例细则;关于纠正不正之风实现社会风气好转的几项规定;关于开展六好生产队竞赛活动的办法;胜利农场卫生公约)。
18日 成立绿化委员会,徐士海为主任,袁维新为副主任;同时各分场均成立绿化领导小组。
26日 吴庭章任农场党委副书记;陈景新任副场长;袁维新为胜利农场视察员,免去副场长职务;刘兴仁调前哨农场任场长。
5月6日 农场开展为儿童捐献礼物活动。
19日 二分场汽车队司机杨德庆去富锦拉货,返回途中,油箱起火,抢救无效,货物全部烧毁,车辆基本报废,损失价值12万余元。
6月2日 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蔡长恩为组长,庞子美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卫生科。
25日 农场下发《胜利农场土地管理暂行办法》。
7月1日 农场举行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参加人数达500余名。
2日 农场成立普通高中班1个,招生43名。
15日 于久河调洪河农场任总农艺师;于洪林调勤得利农场任机务总工程师。
11月14日 成立调资领导小组。徐士海为组长,蔡长恩为副组长。
15日 农场成立整企领导小组。徐士海为组长。
16日 六队职工马少彬搭三十二队小型车去场部办事,由于下车位置不当,被挤死。
19日 李殿良任农场顾问,免去党委书记职务;郭开政任农场党委书记。
20日 总场工会举行第二次绘画、书法、摄影、手工艺、刺绣等有奖作品展览会。
12月8日 农场机构改革,成立八大公司(交通运输公司、建筑建材公司、林业公司、商粮贸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畜牧公司、种子公司)、一个中心(教育中心)。
10日 徐士海调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任机务总工程师,阎树国任场长。
是年 粮油加工厂生产的挂面荣获总局“优质产品”称号,获得奖金500元。
本年 播种面积409,238亩,粮豆总产量57,785吨(其中小麦单产410.7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添补了建三江农管局的空白)盈利 1,03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