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经济第一章 农业概述本场自1957年建点至1983年,农业生产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创建时期(1957—1963)
1957年3月,第一批垦荒大军700余人,在(八五九农场二分场)场长兼党总支书记姜斌的领导下,在这荒原、沃野之上,宿马架草棚,食粗茶淡饭,饮冰雪沼水,当年建生产队4个,开垦荒地10万余亩。
1958年,在“五边”(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方针的指导下,二分场扩建为两个分场(畜牧分场和新二分场)。当年两个分场共扩建生产队9个,计13个生产队。其中,畜牧分场辖生产队7个,二分场辖生产队6个。当年生产粮豆845,88吨。
1959年,二分场与畜牧分场合并为八五九人民公社四大队 (5月,改为八五九农场四分场)。当年建生产队1个,计14个生产队。粮食获得丰收,生产粮豆6,303.58吨,上交国家商品粮2,764吨。
1960年,因涝灾严重,2,900亩小麦绝产,是年生产粮豆1,691吨。
1961年,时置三年自然灾害之次年,由于涝灾影响,部分土地被水淹,当年生产粮豆2,728吨。
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解决只重视开荒,不重视种好耕地,以及农机具配备不足、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之局面,将14个农业生产队调整充实为8个;105,078亩耕地调整为66,135亩。是年生产粮豆2,950吨,平均亩产89.2斤。
此期,共计生产粮豆16,903吨,上交国家商品粮6,981吨,商品率为41.3%。
二、胜利农场时期(1964—1968)
1964年6月,成立了两级制(农场、生产队)的胜利农场。调整充实了各级领导班子,加强了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和田间标准作业,使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五年累计开荒75,078亩,总播种面积达 121,126亩(1968年底数),生产粮豆38,863.4吨,每一农工年均生产粮豆10,302.6斤。累计上交粮豆17,438吨;每一农工年均上交6,497斤。农业经营盈利231.4万元。
三、廿四团时期(1969—1976)
此期为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扩大时期。
1969年始,在“开发、建设、保卫边疆、屯垦戍边”的精神指导下,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来团,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建点工作。
1972年,新建农业生产连队6个。当年开荒14万亩。
1973年,遭受涝灾,粮食作物严重减产,粮豆单产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平均亩产62.6斤,农业经营亏损385,9万元。
此时期,共计开荒297,379亩,建农业生产连队26个(农业生产连队总数发展到40个),耕地面积达40万亩(1976年底数),生产粮豆159,633.4吨。年均每一农工生产粮豆10,233斤。上交粮豆 104,506,88吨,年均每一农工上交粮豆6,526斤。农业经营,五年盈利 (1970年至1972年,1974年至1975年),计591万元;三年亏损(1969、 1973、1976年),计573.7万元。
四、新农场时期(1977一1983)
恢复胜利农场以后,进一步加强了田间标准作业和实行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向前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经营成果年胜一年。
1978年,成立科研站。并逐步建立以科研站为中心、种子生产重点队为保证、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以实现农场作物种植良种化。
1980年,实行联产计酬,超产得奖的经济措施,加之自然条件良好,当年小麦获得本场历史上最好收成,平均亩产337.5斤,粮豆总产达55,935吨,上交粮豆37,428吨,商品率66.9%,农业经营盈利980.6万元。
1981年,遭受历史上罕见涝灾,粮食大幅度减产,三大粮食作物单产(丰产而未得到丰收)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平均亩产49.6斤。小麦亩产47.7斤、大豆15,5斤、玉米70.5斤。农业亏损1,222.2万元。除支援创业、红卫等农场1,000吨口粮外,未向国家交售商品粮。
1982年,虽受上年涝灾影响,对小麦播种不利,但及时调整了作物种植比例,在当年旱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仍获得了较好收成,农业经营盈利331.7万元。
1983年,农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整,狠抓了田间标准化作业,及时进行了追肥、灭草,尤其是飞机喷洒化学灭草剂,使得农业生产获得空前丰收,平均亩产232斤。小麦单产 407斤,创本场历史最高纪录;大豆单产166.6斤;玉米单产122,9斤,粮豆总产57,785吨,首次突破一亿斤大关。上交国家商品粮 37,795,32吨,商品率为75.8%,农业生产经营盈利1,040.9万元。
此期间,将40个农业生产队调整为29个,耕地面积达50余万亩,粮豆播种面积392,155亩(1983年底数),合计生产粮豆269,215.6吨,每一农工年均生产粮豆20,281斤。上交粮豆161,961吨,平均每一农工上交粮豆12,084斤。农业经营盈利2,115.7万元。
廿七年来,累计生产粮豆483,663.4吨,上交国家商品粮 290,876.84吨(其中1978年至1982年出口大豆7,017.66吨),商品率为60.1%,农业生产经营盈利2,364.4万元。附:农业经营(主要项目)成果编年表 农业经营(主要项目)成果编年表单位:面积,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