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繁殖与改良一、配种
1957年,二分场成立配种站。由五人组成,重点对马进行杂交改良。
1958年,成立畜牧分场。李富为配种站技术员,刘敬业为助理员.是年始,采用人工授精法,对全场应配母马集中于配种站配种 (因当时仅有苏重挽——强协洋杂——强孝、青七号种公马3匹,采用本交种公马担负量过大)。牛均为本交。
1968年,对苏美细毛羊进行人工授精配种。1980年至1983年均为本交配种。
1971年,一、二、三营均成立配种站。团配种站种公马担负量减少,采用良种本交与人工辅助配种。
1974年,四营成立配种站。
1976年,始对黄牛(畜牧队、十六队2个黄牛饲养点)采用海福特种牛冻精人工授精法配种。其余皆为本交。
1981年,总场配种站撤销。1982年,四分场配种站种马死亡。
1982年至1983年,各分场马配种均采用本交。二、十二、十八队分别配备种马。
二、畜禽改良
多年来对畜禽的繁殖与改良工作,均采用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畜禽的数量与质量。
马
1968年以前,用苏重挽马改良本地马(杂交一代母马到八五九农场用苏重挽马配种)效果显著。一代改良马的体质结构匀称、体型大、持久力强、性情温顺,便于饲养管理,并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奶牛
1971年前,奶牛集中采用本交人工辅助配种,进行纯繁,1972年下放连队饲养后,逐渐杂交变种。
黄牛
1979年,黄牛集中于十四、二十四、三十七队用短角与西门塔尔本交配种,杂交改良的犊牛发育良好(优种优饲发育好,否者则差)
羊
羊自1968年至1980年,四队饲养点始终采用人工授精配种,占应配总数的90%以上;1973年获百母活百羔的好成绩。其它生产队均为本交。
1981年后,皆为本交配种,近亲繁殖增多,后与八五九农场调换公羊而避免近亲繁殖。
鹿
鹿皆属于小群单公本交配种(因放养、野性大,人难接近); 1971年,为防止近亲配种繁殖,从饶河农场购进公马鹿2只。
猪
猪:苏白、长白纯种繁殖。另用苏白公猪、长白公猪杂交改良后代效果明显,生长发育较快,优饲肥猪日增重达1斤以上。长白猪抗寒耐粗饲差。
附:牲畜历年繁殖成活情况表:马匹改良效果测定表。 牲畜历年繁殖成活情况表 单位:匹、头、支、箱
马匹改良效果测定表摘自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七日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