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交通工具一、车
(一)机动车
汽车:
汽车是本场交通运输之主要工具。1963年,由八五九农场(总场)调入货车十台,开本场汽车运输之始。以后,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汽车逐年增加,车种车型增多。至1983年底,有各类型汽车计101台,总马力为9,455,总吨位359.5。
轮式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是本场辅助交通运输工具。配置于基层生产单位。多分布于农业生产队(连),农事作业、公路运输两可,运输以场内为主。从1957年启用“热特”25K(两台)始,至1983年底,现存量为98台,3吨以上拖车174台。
摩托车:
本场摩托甚少,多为私人拥有(1978年,胜利邮电支局始用摩托)。产地为苏联、捷克国内各厂家,国货居多;牌号有“黄河”、“长江”、“东海”、“幸福”、“嘉陵”、“任籽”等。附:各类机动车购置统计表 各类机动车购置统计表
(二)非机动车
畜力车:
畜力车是建场初期之主要交通工具,分布于各生产单位,用于内生产和生活物资之运输。六十年代中期,机动车辆增加,大宗物资由机动车运输,畜力车渐以零星生活物资运输为常,或弥补因自然条件影响,机动车通行困难时运送少量应急物资。
畜力车架均为木质,钢轴胶轮,载重1—2吨。役畜或牛或马,马居多;侧套或一或二,亦有三者,偶有牛马混驭。
人力车:
人力车有单轮、双轮两种;多为胶轮,亦有木轮,车架或铁或木,四季均可使用,优于雪橇。1980年后逐渐增加,多为家庭所有大部集中于场部;用于肥、水、薪柴、菜蔬诸家庭生活器物、食品
之搬运。
自行车:
本场自行车铭牌繁杂,“永久”、“白山”、“红旗”、”金鹿”居多都为加重型。世人喜乘“永久”、“飞鸽”、“凤凰”,唯鲁籍者偏爱“金鹿”。虽非诸家皆备,然有一户数辆者。自1981年始,胜利商场年售量达200余辆。 二、船 本场水运船只两艘(1978年投航)。“建三江”号为机动船(俗称船头,甲板以下为金属结构,以上为铁木结构),功率270马力;驳均为金属结构,载重400吨。
三、橇
橇,俗称“爬犁”。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灵活机动,多用于冬季雪后。材质以柞、桦、水曲柳为多,亦偶见铁质小橇。本场橇有四种。
畜力橇:
畜力橇(俗称马爬犁),一般长2—2.5米,宽1.2—1.3米, 高 0.3—0.4米许。以一马或多马挽之,可载十余人,货千余斤。此橇,早为本地居民所善用,建场初期,交通不便,广为利用,后因公路通畅,逐为车代之,渐绝迹。
机引橇:
机引橇为链轨拖拉机牵引之大型橇,橇腿以独木制。长4—5米,宽2.5—3米,高0.3—0.5米许。多用于冬季穿林越野运送木材。装卸易、行驶稳,载重多于机动车辆。若橇路冰坚雪匀,可一机引数橇。夏,逢雨路泞,车辆不便通行或越无路草泽偶亦用之。
橇 房:
机引橇之变种,置木质屋舍于橇上即成,多为水利工程人员用之,于内休憩或餐饮等。随工程进度移动,颇灵便。
人力橇:多为木制,近有铁质,精巧者颇秀,诸户皆备。用于清积雪、备柴草、运杂物或孩童持之冰雪上嘻戏,然有好者,套狗驭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