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草原利用

第七节 草原利用



  一、草原概况
  农场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很高,是盛产大、小叶樟的基本因素。场区南侧有挠力河、外七星河、支流纵横、泡沼密布,形成了一个水草丰盛的天然草场。这些草场稍加治理,就可成为农场发展畜牧业的良好牧地。据调查:优良的一、二等草场占草原总面积的50%左右,季节性草场较多,可亩产鲜草1500—2000斤,干草600—900斤,高时可达千斤以上。特别是一等小叶樟,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是各种草食家畜的优良饲草。
  二、草原利用
  农场现有草原面积约30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约14万亩河北岸,草质好,覆盖率高。但由于农场以粮为主,单一经营,畜牧业发展缓慢。截止I。983年,农场14年的大牲畜年均饲养量为339头,平均年放牧采草量仅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2%(多数连队的大牲畜不放牧,除夏季打一部分青草现用外,冬季全以农副产品解决饲草问题)。由此可见,农场草食家畜数量小,大面积的优良草场未能得到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