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商品鱼养殖

第三节 商品鱼养殖



  1980年,党委决定在农场中学北面修建一个养鱼池,由中学副校长郝玉清、商业科助理员范宪明、农田办王海荣3人组成养鱼池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养鱼池的施工和竣工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当年10月份动工,1981年4月份竣工,修建养鱼池80亩,加上配套工程及设备,共投资7万元。竣工后,农场党委又决定将养鱼池交给中学负责饲养和管理。于1981年5月6日,从换新天车站接回15000尾鱼种,投放到鱼池里。当年的9、10月份,又从红卫五千二支里捕捞了鲤鱼种386尾,鲫鱼种l02000尾,投放鱼池。由于鱼池在修建上存在一些问题,加上缺乏池塘养鱼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不当使产量很低,到1983年9月份清池时,共捕捞鱼600多斤。虽然草鱼长得不错,最大的达到3.7斤,但是数量太少,只有10多条。鲤鱼长到1斤左右也只有20余条。而数量较多的链鱼,只长到3—4两,鲫鱼几乎没有长。
  1983年6月份,养鱼池移交给场直大集体饲养管理,承包给过去养过鱼的一名临时工。承包后,除继续饲喂原来池里的鱼外,还在池边新修了16亩鱼种池,培育鱼种18万尾。同时在三队利用自然水面10亩,进行了浅水养鱼的试养工作。5月14日投放鱼种9000尾,秋天产鱼4760斤,盈利200多元。试养的成功,促进了农场池塘养鱼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