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砖 一、概况
建点初期的指导思想是: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故1971年以前没有组建砖厂。
1969年,十二连首先组织了用柴草为燃料,土法上马烧红砖,当年就建了一栋砖瓦房。
1970年,在全团推广小砖窑烧砖经验。各连队全年共烧红砖100万块,自力更生建砖房。
1972年,为适应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组建工程三连(砖厂)尹存责任连长,宋祁东任指导员,年产红砖89万块。
1974年,王德修任连长,陆增祥任指导员。
1975年,吴国军任指导员
1978年,申士范任厂长,程洪福任支部书记。
1983年,申士范任厂长兼支部书记。当年有职工125人,年产红砖560万块,基本满足了全场建筑、生活用砖。
二、机械设备
1972年组建时,只有一台武汉产“350型”制砖机,两个小方窑烧砖。1975年建成18门轮窑。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又陆续购进了“400型”制砖机和由农场调进推土机、轮式拖拉机等机具,促进了制砖生产。附:主要机械设备统计表
三、经营管理
1978年以前,砖厂的经营管理较为混乱,每块砖成本高达0.18元。1979年,新的领导班子狠抓了各项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并打破了大锅饭,打乱了工资制,采取按劳取酬,计件工资的方法,取得了可喜成效。每块砖成本降至0.03—0.04元。1983年盈利95000余元,并获农场总局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附:历年经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