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水利工程

第四节 水利工程



  一、排涝工程
  农场的农田水利建设是以排涝工程建设为主。十五年来,共开挖干渠17条;支渠52条,总延长268公里,总土方量291.2万立方米,总投资142.9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6.9万元世界银行贷款32.84万元;农场自筹3.2万元)。这些排涝工程为农场大面积土地的解放、治理内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72年至1975年,组织过多次水利会战。冬季用人工与爆破作业相结合的方法,打通了挠二排干、挠五排干、挠七排干和一些配套工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排水渠道施工断面小(不足五年一遇标准断面)遇有雨水较大的年份,排涝效果差,有的甚至有回水,壅水现象,加上垦建失调,排涝工程小,至使农场一遇多雨年份,即发生不同程度的内涝。
  1971年,团里提出排水工程“先小先通,以熟地为主,以近期效益为主”的治水原则。施工的排水工程比原设计的过水断面小,这些小断面渠道在降水量不大的年份可以发挥作用,而一旦遇上降水量稍大的年份即属于超负荷运转,水流超过水断面的浅水能力,多数渠道出槽漫及两岸地块,致使大面积耕地被淹。
  1973年至1975年间,团里组织各连队开挖了不少斗渠,这些斗渠配合支渠、干渠排水、效果很好。水利施工以人工为主,机械为辅。
  这个时期,先后开挖了挠二排干、挠三排干、挠四排干、挠五排干、挠六排干、挠七排干、挠八排干等骨干工程。
  l976年一1983年,先后施工洪十四排干、洪十五排干、洪十八排干等骨干工程,机械施工逐步达95%以上。1977年,使用红旗一100推土机进行施工,l982年,使用140型推土机施工,为工程尽快受益创造了条件。水利队至1983年,年施工能力为50—70万立方米。农业连队有推土机32台,可利用农闲季节搞水利,每年可完成5—10万立方米。
  农场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在历次水利会战,尤其是冬季施工,顶风雪、战严寒、出大力、流大汗、搬冻块,抡镐锨,为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改变农场面貌做出了重要贡献。水利会战工地






  二、灌溉工程
  农场低湿地多,以排水治涝为主,灌溉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占有相当小的比例。
  1970年冬,团领导研究决定,开发红卫灌渠(今三队以南,旱田75000亩水田15000亩),投入500多人施工,干了一个冬春。后来师首长不同意搞这项工程,原因是:建团初期要多开荒,发展耕地。水利工程要以排水为主,灌区内大片耕地没有整平、熟化,不利于灌地。这项工程被迫下马。
  1971年5月,组织了部分连队会战,施工十八队(现七队以南)水稻田工程,修建抽水站一座。当年种水稻830亩,亩产420市斤,1972年种水稻600亩亩产450市斤,1973年种水稻400亩,亩产400市斤,以后因草荒严重,被迫弃种。1982年,经过整修后又开始种水稻200亩,亩产470市斤:1983年种300亩,亩产400市斤左右。
  农场水利资源相当丰富,一旦遇上干旱年份,只要有灌溉:工程,解除旱象是完全可能的。可见,在适宜种植水稻地块和易干旱的高岗地带,建置灌溉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三、道路:
  1969年,为了适应当时战备的需要,团领导研究决定在挠力河南建立“三线”(备战第三防线要修一条公路),水利人员对“三线”公路进行了勘察、测量,并于当年12月拿出了这条公路的设计方案,团修路指挥部组织了300多人和6台推土机(其中有3台是二十三团(八五九农场)、二十四团(胜利农场)和五十九团(青龙山农场支援的)经过八个多月的奋战。于1970年8月20日竣工。公路总长11.43公里,(人工2.136公里,机械9.294公里),完成土方14万多立方米(人工二万六千六百立方米,机械113509立方米)。
  以后,又对七连、十二连、十八连、二十六连、二十八连的原有公路加高,共推土4.5万立方米。
  除修建一些主要道路外,每年还搞一些田间道路,这些道路的路基绝大部分是㈩土压实,路面用毛石铺垫,但施工质量差,路面不平,雨天积水,有的道路管理差。
  15年来,共修建道路46条(包括田间道路),总延长325.15公里;总土方223万多立方米:总投资167、6万元。附历年修建道路明细表



  四、水工建筑物
  农场主干公路与河流、渠道交叉处,基本上都修建了木桥或钢筋混凝土。见下表:历年桥梁建设统计表



  自1978以后,农场不再修建木桥,全部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截止l983年共修建砼桥12座,总延长221、84米。
  以前埋设的涵洞临时性的多,永久性的少,由于施工质量差,压坏涵洞的事经常发生。根据这一情况,1978年以后,对原有涵洞都采取了措施,并开始修建永久性涵洞,在工艺上也有所改进。
  截至1983年,共修涵洞101座,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农场有水工建筑物115座,仅占应配套建筑物工程的13、5%。总投资15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