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水利效益
第六节 水利效益
水利事业是农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截至1983年我场搞的水利工程实际配套的只占应配套工程的10%,尽管配套工程不多,但这些工程为我场排除内涝,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排涝是稳产、高产的基础,通过系统排水的地块在一般年份粮豆单产可比治涝前提高30—50%。
八队地势稍高,但遇上多雨年份也同样积水成涝。1981年播种粮豆18454亩,由于受灾,亩产只43l市斤,亏损40余万元。
1982年,农场在这个队搞了一些排涝工程,即干渠13条,支渠3条,涵洞14个,总延长218公里,累积土方93400立方米,总投资9万元,由于加强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后建工程的作用,收效很大。当年种粮豆16200亩,亩产169.5市斤,纯盈利211600元。
1983年,进一步搞了一些配套工程,亩产比上一年增加118.5市斤。共播种粮豆18578亩,比上年多产粮220万斤,纯盈利281000元。
十八队建队以来,连年亏损。1981年农场利用外资(世界银行贷款)搞了一些项目工程,达到60%以上配套,解放了这个队的大片土地(这个队北靠别拉洪河),自1981年以来年年减亏。
事实证明,排涝可以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使地块连片成形,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同时结合修路也可改变交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