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第二节 粮食管理



  小麦、大豆、是农场的主要产品,粮食历来实行二级管理,一级调拨。
  一、管理人员
  1、保管员:根据管局(兵团时期为师部)商业、粮食部门的文件精神,为加强粮食管理工作,除在各个生产队都配备了粮食保管员外,每年从麦收到秋收还由连领导兼任晒场主任。
  2、检验人员:1973年商业股1名粮食检验员,化验室设有电烘箱1台,干燥器1部,分样器1台。1977年根据管局商业部门的指示精神,又增加了3名检验员。相继在一队、二队、三队、五队、二十六队、二十八队、三十四队等7个农业连队配备了粮食检验员。当时,全场共有粮食检验员11人。到1980年各连队陆续备齐了小麦容重器,快速水份测定仪及粮食扦样器等。
  二、管理设施
  1、晒场;1972年只有4个连队修建了水泥晒场,总面积达4500平方米。到1983年除十队、十六队、十八队、二十九队、二十八队等5个连队没有水泥晒场外,其他连队都有,其中两个连队还有两块水泥晒场。总面积达29600平方米。
  2、凉麦棚:1971年13个连队相继修建了固定凉麦棚。到1983年除四队外,其他各队均有凉麦棚。总面积117700平方米。
  3、种子库;1978年三十四队建一座15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种子库,1982年科研站又建起一栋15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种子库。总面积300平方米,其他各单位均未建。
  4、圆粮仓:六十二团成立后,各连队都修建了圆粮仓,因质量较差和年久失修,先后废弃。1977年又修建了一批质量较好的圆粮仓,到1983年,全场除三队、五队、十八队外,共有圆粮仓110个,总容量4800平方米,可储备三留粮的70%。
  5、场院机械:1971年以前,各连队场院少有机械使用,多为人工作业。1980年以后,有上囤机24个,清粮机17个,选种机15台,其中三十二队、一队自制上囤机3台。
  三、留粮
  农场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留粮指标和本场生产规模,下达连队三留粮(种子、口粮、饲料)数量。
  1972年三留粮3500吨,1978年6500吨,1983年7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