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费用构成与五项经济指标

第五节 费用构成与五项经济指标



  一、费用构成情况  
  农场总局农牧企业成本计算办法中规定,农牧企业各项生产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由13项费用要素组成,即:①工资及福利费;②种子及种苗;③饲料及褥草;④工业原料;⑤肥料及农药;⑥燃料及润滑油;⑦零件及消材;⑧其它材料;⑨低值易耗品;⑩折旧费;(11)外购动力费;(12)场内工业劳务;(13)其它货币支出。
  生产费用总额一方面反映企业生产规模大小,如:1970年建场初期发生总费用155.6万元,1983年发生总费用1809万元。从生产规模看,1970年播种面积49480亩,1983年播种面积307420亩,费用大小与生产规模成正比的。但用同等条件比较,又可以看出费用开支水平,即企业管理水平。如以粮豆斤成本比较就可以确切的看出管理水平,最低年份是1975年粮豆斤成本0.083元,最高年份是1981年,粮豆斤成本1.02元。(这是严重涝灾所造成的。)
  生产成本情况详见《主要产品成本表》。
  二、五项经济指标:
  粮豆总产:1970年7433千市斤,平均每一职工生产粮豆2680斤,1983年67307千市斤,平均每一职工生产粮豆16164斤,增长6倍。
  粮豆单产:1970年150斤,1963年233斤,增长1.5倍。
  经营成果:1970年盈利3万元,平均每一职工创造利润10.90元,1983年263.2万元,平均每一职工创造利润631.84元。
  总产值:1970年是155万元,1983年是2173.4万元,增长14倍。每一职工创造产值由1970年559元提高到1983年的521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