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财务队伍 1968年建场时,后勤组只有两名财会人员负责财务核算工作。为尽快把财会队伍建立起来,1969年4月举办了第一期会计培训班,参加学习12人。在这12人中只有一名财会专业的中专生,其它是老农场调来对财会业务都不太熟练的老职工,有的甚至从没做过财会工作。1969年到1971年12月共办了6期会计培训班,参加学习达140人次。在这期间大批知识青年从事财会工作,1972年一1974年又办了3期学习班,培训人员近30人。这时财务队伍的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
1975年9月至11月,农场近30人参加了管局举办的第一期会计培训班,时间3个月;系统地学习了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他们虽非财会专业人员,但一般都有初、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强,热爱本职工作,学习刻苦钻研。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这些人有了一定的专业能力,成为农场财务队伍的一支骨干力量。
1979年知识青年返城后,财会人员奇缺,多数单位财会工作无人顶岗,有的单位暂时找人代理办些业务。为此,又从初中、高中毕业的职工子弟和投亲靠友来场的青年中挑选一批人员,组织举办了两个月的会计培训班,参加人员达50多人。到1981年,又通过半年报、预计决算、年终决算,组织全场会计集中,以会代训的办法进行辅导培训,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逐步提高,财会队伍逐步壮大起来。
从1982年起,农场对财会人员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对平常的业务按月报、季报、半年报,予计决算,年终决算分别打分。基层单位会计的年终奖70%由场计财科掌握按分计发,30%的奖金由连队掌握,农场为此还下发了文件。建立了责任制后,会计报表及时、准确了。但年终此文件在场直个别单位未能政策兑现,从而打消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热情。
l982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农场有1人被授予会计师的技术职称,5人被授予助理会计师的技术职称。1983年1月又有27名同志被授予会计员的技术职称。年内,由于部分财会人员提升干部和调动工作。农场在职业高中里(财会专业)挑选了学习优秀的学生10名,充实到财会队伍当中。到目前所有现岗位财会人员,都经过多次短期培训,都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附表:1、历年管理费用支出表。
2、历年经营盈亏情况表。
3、主要产品成本表。
4、历年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及固定资产表。
5、历年专用基金使用表。1、历年管理费用支出表 单位:元
2、历年经营盈亏情况表 单位:千元
4、历年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及固定资产表
单位:元
5,历年专用基金使用表
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