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共青团

第二节 共青团



  一、组织机构
  组建时,共青团没有设专门的办事机构,只在政工组设了一名青年干事,负责团的工作。
  1969年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来兵团,随着整党组建了16个团支部。1972年5月召开了第一次团代会,按部队建制成立了团工作委员会,郑存富为副书记。由组织股青年干事负责共青团工作,下设19个团支部,开展了团的活动,同年全场首次纳新团员100名。
  1973年2月,第二次团代会召开,使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健全,李庆臣任书记。此时团支部发展到37个。
  第三届团代会召开后,设立了共青团工作办公室,书记李庆臣,副书记夏志寿。
  1978年至1980年,由于大批青年返城,使团的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80年在场党委支持下,召开了改制农场后第一届团代会,重新组建了团委班子,选举蒋振学为团委书记,任朝宗为专职团干事。同年红卫中学设立了团总支。
  1982年底,团委设正副书记各一名(书记蒋振学、副书记郑梅英),日常工作由副书记郑梅英主持。全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2个,团员752人,青年2100人。团员占青年总数的35%。
  二、工作概况
  l、团员青年的主要作用
  1972年到1978年团组织针对青年的思想状况,不间断地进行扎根边疆,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的教育,涌现出了一批“热爱边疆、努力工作、有作为”的知识青年。较典型的有“扎根边疆做贡献”的养猪班长,上海知青孙晓兰;“走又红又专道路”的姜曙光等。在1973年第二次团代会和1975年第三次团代会两次表彰了107名先进团员和9个先进团支部。
  1975年到1978年根据党中央“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号召,开展了“发挥共青团的先锋作用,为把六十二团建成大寨团而奋斗”的活动,涌现出了二十六连团支部和九连青年养猪班两个先进集体,表彰了朱行等52名学大寨先进团员青年。
  为了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总任务,1980年到1982年,团委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涌现出了省劳动模范、总局特等劳动模范、管局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张维明(三十四队东风——三十号车长)和高秀忠等3名地区青年标兵。1982年底共表彰了新长征突击手l52名,新长征突击队l8个,同时,张维明车组被评为总局先进车组。1983年在开展突击手(队)活动中,场直团支部组织的突击队还利用休息日为农业连队突击麦收,达800多个工时。同年,农场表彰的33个先进车组,青年车组占27个。
  为响应团中央“从种青年田入手,筹集活动经费,加强团的战斗力”的号召,组织团员自己动手解决部分活动经费。广大团员青年在团委组织带领下,1982年至1983年共种青年田730亩,拣废铁1600多斤,共筹集经费12000元。同时狠抓了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建立了青年之家32所,占团支部的87%。
  1982年至1983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少年义务植树93000多棵,造青年林3120亩,建花坛35个,修青年路26条。在学雷锋、张海迪和朱伯儒的活动中,全场成立学雷锋小组138个,共做好事5800多件。受到农场以上表彰的五讲四美先进个人112人,先进集体8个。在三热爱活动中,加工厂团支部被管局团委授予先进团支部称号。
  1983年,团委运用学先进人物、各种知识竞赛、读书讲演和影评、征文等形式对全场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在全国开展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第一战役中,我场未发现青少年犯罪分子。同年9月,党中央交给共青团的“采种支甘”任务,我场团员青年完成了应完成任务的240%,为支援甘肃建设做出了贡献。有17名团员青年和3个团支部被管局团委授予“采种支甘”先进个人和集体称号。1983年农场团委被管局评为先进团委。
  2、团干部培训
  1982年党的十二大和团十一大召开后,为了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掀起一个学习、宣传和落实党的十二大、团的十一大会议精神。团委分别于1982年9月和1983年2月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80名团干部进行了培训。1983年7月举办了“场首届团干部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新团章》等。训练了30多名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1982年9月,我场16名基层团支部书记参加了管局团干部培训班的学习。1980年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共培训团干部270多名,提高了团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团的战斗力。



  四、少先队工作
  1、组织机构
  1969年至1977年,少先队一直被红小兵组织代替。1978年恢复了少先队。1978年到1979年,全场设1个大队部,18个中队,少先队员970人。截至1983年底,少先队员发展到1378人。
  2、主要活动
  1978年少先队建队后,对少年儿童进行少先队的基本知识教育。通过开展学队章活动,使少年儿童明确少先队组织的性质。
  1979年到1981年开展了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一代新人活动,组织少先队员讲英雄故事,讲科学家的故事的活动。教育少先队员勤奋学习,树立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思想。同时在开展创三好活动中,全场表彰了83名三好学生,小学王庆国同学被评为地区“三好学生”,1982年至1983年主要在少先队中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和在全场开展适龄儿童全体入队活动。两年来,少先队成立学雷锋小组1l0多个,为社会做好事900多件,表彰文明少年80多名,1383年“六一”节前全场实现了队龄儿童全体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