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艺活动

第二节 文艺活动



  建场(团)以来,只在兵团时期组织过一次专职演出队,除此以外,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组织了几次临时的演出队。
  城市青年来到北大荒,给沉睡的千古荒原带来了欢乐的歌声和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1969年成立了六十二团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以城市青年为骨干,队员30.人左右,毕晓凡任宣传队队长。编排了大量歌颂毛主席、紧跟当时政治形势的文艺节目,深入到各连队演出。
  1971年成立专职演出队,殷振茂任队长。从各连抽调文艺骨干27人,文艺素质较强,表演精彩,内容丰富。王建玲的独唱、汤卫东的唢呐独奏(后调入六师宣传队)、徐迎培的小提琴独奏、安华的独唱(安华后调入总政文工团)、导演阎安民和谱曲范建新自编自导演出的小型话剧《向荒原进军》、相声《红卫新面貌》、表演唱《我国形势好》等小节目,都获得好评。并排练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常深入到连队演出。尽管条件很艰苦,然而队员们热情高,干劲足,深受职工家属们的赞扬。参加六师文艺汇演,名列第二名。
  职工的文艺生活主要是以业余活动为主,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业余演出队。
  1969年,各连队都成立了演出队,结合当时的形势、好人好事、自编自演,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三连的《红灯记》、十连的《沙家浜》、九连的话剧《忆苦》、二十六连的舞蹈节目等,在全团的文艺汇演中都深受欢迎。兵团时期经常组织文艺汇演,每年一到二次。团部召开大型会议也都要组织文艺演出,使文艺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开展。
  1981年,场内文艺活动再掀高潮。由农场工会、宣传部、团委组织的“五一”节全场歌咏比赛,各队均派代表队参加。歌曲《永不放下枪》、《春归燕》、《夸土地》、《八月北大荒》、《垦区八月好风光》等十首歌曲获得了好评。竞赛结果评选出5个优秀单位和5名优秀歌手。
  1982年10月20日,工会举行了文艺汇演,节目以自编自演为主,反映本单位生产建设及“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评比结果:林业站的说唱《从今日林业站青发展远景》、八队的说唱《喜扬丰收粮》荣获一等奖;中学的说唱《夸模范》、医院的舞蹈《牧羊曲》、小学的说唱《我校形势好》三个节目荣获二等奖。医院的相声《逐步升级》、机关的木头娃娃舞《唱唱咱们的托儿所》、制材厂的双人舞、二队的新疆舞、中学的独唱《冬不拉》、机关的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6个节目荣获三等奖。并颁发了创作奖、荣誉奖和征文奖。
  汇演后,场工会抽调到各单位的文艺骨干,组织了农场业余演出队,排练了40多天,参加管局职工业余文艺汇演,荣获第一名,并获得优秀单位奖。锣鼓说唱《四化路上带头人》,快板书《抢队长》、山东柳琴《六老汉学文件》等荣获优秀节目奖。方军毕的男声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舞蹈《兰花与蝴蝶》荣获表演奖。这次排练的优秀节目,1983年春节间在场部地区进行公演,受到好评,并到附近兄弟农场进行慰问演出。
  1983年元月,农场工会组织了以机关为主体和场直地区所属单位参加的第一支秧歌队,在春节期间,代表场党委、工会到各队为职工家属们拜年,深受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