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传统节日

第二节 传统节日



  一、春节
  新春佳节是一年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当地居民习称春节为“过年”。时值腊月二十几就显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杀猪宰鸡办年货、走亲访友送贺礼,清扫除灰搞卫生、大红春联祥如意,一直忙活到大年三十。各单位一般都从这一天开始放假10天左右,欢度春节。大年三十的夜晚是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各家各户都尽可能地团聚在一起,边包传统的北方水饺,边收听文艺节目(八十年代初期又可以看到电视节目)÷。子夜时分家家户户开始燃放鞭炮、礼花。欢声笑语伴随着阵阵腾空升起的烟火,可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新春”。年夜饭本场以吃团圆水饺为习俗。初一早起拜年,熟人见面互相问候:“新年好”、“春节好”!农场机关干部每年都在初一早饭后,集中在机关会议室团拜。各单位居民则三俩结伙登门互拜。农场从1981年开始组织秧歌队,走街串巷进居民区恭贺新年。
  二、灯节
  灯节又称元霄节。这一天各家习煮食水饺或元霄,南方籍人叫“汤圆”。十五的伐晚是秧歌队继春节后的又一个活跃高潮。各单位制做的各式冰灯,在俱乐部门前组成了灯的海洋,秧歌队手持灯笼,随着唢呐曲和锣鼓点舞动起来,真是“舞龙灯,踩高脚,家家户户乐逍遥”。又是一个欢快的良霄。
  三、清明节
  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这一天,为缅怀自己故去的亲人和长者,一些人到墓地给坟墓除草、培土和烧纸等一些活动,寄托哀思。农场还组织为已故的建场有功人员扫墓。
  四、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七十年代中期本场糯米奇缺,又无粽叶,居民对这个节只习惯煮食鸡蛋。到八十年代才盛行吃粽子,但会包的人很少,多数人是以缝衣线、麻绳等捆扎。味道清香,形状各异。
  五、中秋节
  “中秋节”亦有“团圆节”的叫法,东北籍人称之力“八月节“八月十五月儿圆,台家欢聚、共吃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这一天,各家多改善伙食,为兄长和亲朋好友赐赠月饼,也有吃西瓜、苹果等水果的习惯。但中秋之夜却少有赏月之习俗。
  六、小年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俗称“过小年”。从这一夫开始,似乎就有过年的“意思”了。一般各户都要改善伙食吃水饺,家家户户开始清理室内外卫生,储备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