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和林业区划报告



  ——赵淑芝
  红卫农场位于三江平原的东北部,森林面积很少,仅仅是完达山林区以外散生的岛状,大小不等的片林。全场总面积92万亩土地。它的南面是挠力河,西南是完达山,北面是别拉洪河,东与胜利农场相接,西与创业农场相联。全场境内没有山脉和丘陵,纯属名符其实的平原地区。
  1980年以来,随着林业不断发展,林业的组织机构也相应的得到完善。不仅把护林防火、植树造林纳入了工作日程,而且积极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林。并在1983年6月间,进行了森林资源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汇总概述如下:
  一、天然次生林的面积:
  全场的天然次生林总面积:23886亩
  其中:有林地面积:11108.5亩
     灌木林面积:944.5亩
     疏林地面积:1901亩
     幼林地面积:4547亩
    宜林荒地面积:3278亩
    采伐迹地面积:1557亩
  其它(经济林)面积:550亩
  二、天然次生林的储积量
  全场现有次生林活立木蓄积量为28842立方米
  其中:有林地蓄积量:27750立方米
     疏林地蓄积量:1092立方米
     散生木几乎没有蓄积量。
  三、天然次生林林分类型表



  四、林分与分布
  在次生林中幼龄林面积:3332亩,蓄积5768立方米;
  中龄林面积:5554亩,蓄积8652立方米;
  成过熟林面积:2222亩,蓄积14422立方米。
  场内片林分布不均,大部分在18队、21队、24队、4队、7队、3队、场直、12队,其次1队、5队、8队、9队、10队、15队、34队。
  全场共区划成16个林班,34个小班,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北片7个林班,场直一个林班,东片4个林班,西片4个林班。主要树种;杨树、柞树、白桦、黑桦、榆树、椴树、水曲柳、黄菠萝、色木等。其它硬杂木很少。
  这些岛状次生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解气候、改善环境、发挥着十分重大作用。靠林的周围,湿度大、降雨量多。在近几年连续干旱时期,农业仍然获得满意的收成。如1983年7、8月,由于森林的庇护,境内比创业农场偏得了两场雨,1983年虽旱却得好收成。由于人们不断加深对森林多种效能的认识,于是决心大造其林,改变环境,经营好天然次生林,加速森林后备资源的培育也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
  (一)、加强对天然次生林的林分改造
  ①、有计划按步骤的进行清林,不但可加速天然林的生长,而且通过清林可拿出一部份木材。对已破坏的森林要设法恢复,人工更新和天然更新同时进行。
  ②、加强护林防火,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的布告,严明法纪,以法治林。彻底杜绝乱砍滥伐,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护林有功者奖,毁林者罚。
  ③、加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每年除护林防火外,还要封林育林,彻底杜绝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等现象。护林员在巡逻期间发现有病虫害及时报告,及时进行防治。
  (二)、大力营造人工林,不断提高森林覆被率。
  ①、规划与设计。林业规划,涉及到多方面、多科学的具体体现,必须进行全面规划,实行综合治理。我场过去的教训,是缺乏合理布局。农林牧各业用地及架线部门间出现了不少矛盾,影响了资源合理利用,在治理上也造成一定的浪费。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一定要搞好全面规划,确定合理的各业发展比例,建立科学的经济结构,就.是:农、林、牧、副、渔、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统一治理。
  ②、林种组成:
  A、农防林。农场农防林带设计原则:对已成型的地块,按500米的距离建立大网格的防护林体系,争取1984年一季全场实现大网格林网化,主林带南北走向5—7行,副林带东西走向3—5行,株行距2X5米,便于机械管理。这里涉及到一个具体问题,就是林带穿过低洼地时,为了林相整齐一致,必须进行高台整地。
  B、用材林及丰产林。农场是一个缺林少树的单位,木材的需要量每年3000余立方。为尽快解决木材自给问题,唯一方法,除以林扩林,营造用材林外,就是加速营造丰产林。丰产林的长周期为10—12年,每亩出材量10—12立方。从1983年开始,每年以500亩营造进度向前进展。到1993年,即营造5000亩,出材量5000立方,这就可满足全场需要。
  C、薪炭林的营造及其应用。随着科学种田的不断深入,桔杆还田必行,能源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全场烧柴问题,从1984年起全场应分三年完成每户三亩薪炭林的任务。机关和场直单位争取1984年一季度完成。为了发展柳编事业,细条可编筐,粗条即可当烧柴。
  D、加强经济林的建设。认真总结前几年果树生产的经验教训,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搞全面开花,只用大垅栽培和矮化密植,或者分散到各家各户。每户少则2株,多则4二5株,便可解决吃水果问题。并从1984年引进寒带地区的葡萄,也让各家各户栽植,即能吃上自产的水果又能绿化美化环境。
  E、绿化林。加强村屯绿化,不断改善生活环境。在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搞好村屯绿化,争取3—5年内全场所有村屯面貌来个较大的改观。达到:“村屯郁郁葱葱,上有乔木成型,灌木下面花坛草坪,村屯环境冬夏长青”。
  ③管理:三分造七分管,是林业经营重要一环,以前造的林不少,但由于人和机畜的损伤,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总结前几年经验,必须落实到专人管理,林带随地号落实到各家庭农场。各队设有营林员并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一年1—2次,业务学习,每次10天左右)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我们的林业生产真正做到科学造,科学管,使保存率和成活率都达90%以上。另外,要提倡林业专业承包和户的承包,一包三年政策不变。要求在三年内中耕管理林地间无杂草。速生丰产林要求更高,修桉、抹芽、培土、扶正等措施必须进行。为了适应机械化作业,林地也要逐步实现机造机管,以适宜大面积造林。
  (本文由红卫农场林业科助理林艺师赵淑芝执笔写成,1983年被建三江管局科技大会评为二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