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新闻、广播

第五节 新闻、广播


农场广播站是农场党委的喉舌,是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它组建于1957年,当时只有1 台200瓦的扩大器;200 个小喇叭,由于志远安装,1958年转业军官来场后,才正式成立广播站,由转业军人石磊兼任播音员。1599年3 月张庆元一人担任站里全部工作。广播站设在场直学校南大道边大草房西北角的一间小屋内(房已拆掉)到1962年,播音员增加了王玉茹,1964年又增加马凤芹,1965年添设了外线工刘世祥,全广播站共4 人;每天增加了新的节目内容:有本场生活、学习毛主席著作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先进事迹,转播中央广播电台节目等。
  1965年广播站搬到场直学校(原场机关)校门南,每天3 次,按时广播,群众经常能听到国内外、场内外的大事,真正起到了党委的喉舌作用。可就在1966年8 月19日夜,被“红卫兵”
  抢占,播送什么“红卫兵通告”,号召全场所有“革命小将”起来造“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等等。当夜砸烂广播站的所谓:“四旧”唱片400 多张,其中有《接过雷锋的枪》、《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等,基本一洗而空,革命歌曲从此再也听不到了。每天3 次除了“样板戏”还是“样板戏”,什么杨子荣、李玉和、江水英、海港等唱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曲子可播放了。
  1972年搬到七星农场商店南(现在地址),到1975年又购—买275 瓦的大机器2 台。除大兴分场在1966年末安装转播站外,其余场都设有转播站。
  1977年,广播站设有专职的编辑人员石永顺,专门收集全场。的新闻及报道稿件到时播送。
  七星农场广播站现在拥有器材:275 瓦的扩大器4 台,还有各式各样型号的扩大器和各种器材设备较为俱全。从一个农场的广播站来说是少有的。
  其人员,现有播音员唐羡、李小宁2 名,外线工2 名,广播编辑1 名,负责人1 名。
  随着农场广播事业的发展,职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使广播电视等有声器材,坏了能及时得到修复,在1980年以5 人组成一个“广播电视服务部”为广大群众修理各种有声电器器材。
  1968年前,广播站一段时间为工会领导,生产建设兵团时取消了工会,直属宣传部门,直到现在。广播站的任务是紧密配合农场的中心工作,它是党委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徐常年转播中央、省的新闻联播节目、全场联播、本场生活节目外,还根据农场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不定期的举办春播、麦收、秋收,“双增双节”,法制,计划生育等专题,致富之有,报刊文摘等节目,深受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的喜爱。
  由于有线广播故障多,耗资大,满足不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要求,在农场党委的支持下,广播站于1985年初开始筹建50瓦调频广播电台,1986年7 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从而使全场5个分场、 52 个生产队都能清析地收听总场的广播节目。人员有:站长郭廷和,编辑1984年宋颀年,1985年孙成聚、1986年唐羡(兼),播音员李晚宁、唐羡,1986年增加陈常华,执机路俊杰、李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