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图书室、新华书店

第六节 图书室、新华书店


总场图书室直属工会,1963年由李岱山经手成立。第十任图书员崔长珍。初成立时,图书极少,不能敞开向广大读者借阅,只是供场机关工作人员阅读。本来图书就无几,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一扫”“四旧”,把所谓“有毒”的书,一扫而光,剩下的就更寥寥无几了,到处扔,无人管,生产建设兵团时,也没有图书室存放,不是乱扔,就是关“禁闭”。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帮”“枪毙”的书籍不敢再版,作家门也不敢挥笔写作,故使农场图书室恢复不起来。打倒“四人帮后,所谓的”臭老九“解放了,解除了心中的余悸恢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所谓“枪毙”的小说再版了,各类的书刊都问世了,内容丰富多彩,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生产建设兵团,改制农场后,1979年9 月总场的图书室又恢复了它的青春,面向全场广大读者借阅,到1983年底,所藏图书1 万册左右,以小说为主,另外每年还订阅各种杂志180 多种,全国各地画报齐全,报纸20多份。除总场图书室外,场直学校图书室有业务书籍和小说共2800余册(此校图书室1975年成立)可满足教师备课借阅和学生阅览。除此之外,各分场,甚至有少数生产队,还有小型的图书室,场部图书室1984—1986年共买图书1800余册,报纸38份,刊物200 余种。图书员有游芬珠、秦洪娥。
  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工会图书馆,到1983年,藏图书3000余册,可供局直单位广大读者借阅。
  新华书店。未成立新华书店前,在七星商店门市部设了一个售书橱柜,除给学校代办课本外,出售少量的图书和小画册。尸般科技书籍都得到外地购买。1971年5 月,在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宣传科的领导下,成立建三江书店,地点在建三江会场南(现建三江副食品公司门市部)。
  书店虽小,新书较全,可满足全师各团学校教科书的供应,和读者选购自己所爱好的书籍。
  为尽多尽快满足读者的图书供应,于1981年动工,重新修建600 平方米的新华书店,1982年10月15日剪彩,正式营业,其规模和式样,可在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新华书店列为前茅。为建三江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增添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