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新风尚

第四节 新风尚


一、1981年阴雨连绵数月。沟泡满溢,遍地水汪汪。7 月27日七星农场场直学校四千级芒生张忠江,在建三江一中建筑工地附近水泡子上用木板划“船”玩,不慎手触在工地上临时架起的电线杆被风刮倒,垂到水面的高压线上,当时昏死落水,旁边儿童大喊“救人”,该校七年四班13岁的朝鲜族学生崔哲浩,恰好路过一中,闻声跑到现场,跳入水中,将失去知觉的张忠江拖出水外,经过自己给他作人工呼吸,上来一口气,崔哲浩招呼职工,送入医院抢救,使张脱险得救。学校赠给崔哲浩同学“见义勇为,有胆有识”的奖状。
  二、八年如一日。
  1970年到1978年,从二十五团团直学校至六师师部家属区的路上,无论寒天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学生扶着另一个学生在路上艰难地步行着,人们都认为她俩是亲姐妹,其实不是,是同学,是阶级姐妹。
  曲月华从小患小儿麻癖症留下的后遗症,使她双腿失去了行动的方便。这年她报名上学读书了,家长每天接送影响上班,耽误工作,有时还得到各个团去检查工作或出差办事,势必耽误曲月华的上课,影响学习,也会增加她精神上不必要的负担。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想找几位同学轮流帮助她,就在这时王文凤惟恐麻烦大家,自己就主动承担每天接送的任务。除接送外,有时曲月华病了,不能上学,王文凤就利用晚间的时间到她家补课,帮助她复习功课。曲月华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比一股同学学习较好。王文凤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初中毕业离校,一直坚持八年,始终如一。
  三、拾金不昧。
  1981年6 月5 日,七星农场场直学校五年二班学生陈刚,在路上拾到一块价值百元的机器手表,他想到失主是多么心痛,同时自己是一个少先队员,拾到东西应该毫不犹豫地交到学校老师找到失主,陈刚同学立即到校交给班主任老师交还了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