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二章 水稻

章下序


从建场直到70年代末,农场只有个别年份有零星种植水稻,产量极低,职工吃不上大米,逢年过节,为改善职工生活,要到几百公里以外,用面粉、破瓣豆去换大米,数量很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水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水稻面积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效益不断增加。1983年科技科在四队试验种植水稻并一举获得成功,拉开了七星农场大面积开发种植水稻的序幕。经过10几年的努力,从试验、推广到大面积开发,从直播、旱育稀植到“三化栽培”;从封闭式小棚、开闭式小棚到大中棚育苗;从“漫撒”到抛秧、人工插秧、机械插秧、钵育摆栽;从种植粗放型到不断增加科技含量,更新栽培技术;从低产到高产;从低效到高效;从低质到优质……一步步发展起来,到2005年全场水稻面积已达3.3万公顷,单产8625公斤/公顷,总产28.6万吨,每公顷效益达到5250元。水稻已经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是农场职工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