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三章 种子产业

章下序


1988年农场成立种子公司,经理刘柏林,副经理刘和平、艾厚山。种子公司在七队设科研站。有良种繁育基地,共计18.67公顷,科研人员7人,李志聪任科研站站长。
  1989年2月,建三江分局颁发了种子经营许可证,使种子经营合法化,公司成为经济实体。
  1992年初,农场种子公司成立党支部,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刘柏林任经理,刘宪义任党支部书记,李志聪任副经理。
  1993年,李志聪任种子公司经理,刘宪义任党支部书记。
  1995年2月,刘玉平任种子公司副经理。
  1995年农场投资200多万元,建立现代化的种子加工厂,为农场实现优良品种的统一供种奠定了基础。同年2月,撤销了科研站。
  1996年,农场对种子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刘宪义任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刘玉平任副经理。
  1997年,七星农场农用飞机场归属种子公司,担负起农场5.17万公顷农作物的追肥、疫病预防、病虫害防治等植保工作。平均每年航化作业面积2万公顷以上。
  1998年,张来喜任种子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许崇政任党支部副书记,刘玉平任副经理。农场将四队划归种子公司,成为良种繁育基地,王守强任队长。
  2000年,农场对七星种子公司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刘玉平任经理,许崇政任党支部书记,张斌任副经理。2002年,聂录担任种子公司副经理。
  2003年,上市分公司投资160万元扩建了农用飞机场,可供2架农用飞机同时航化作业,农业生产和植保工作走向现代化管理的轨道。同年10月,上市分公司成立农业研发中心,归属七星种子公司,刘玉平兼任研发中心主任,聂录任副主任,主管研发中心业务工作。
  2004年4月,研发中心从种子公司分离出去,归属于七星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七星种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850多万元,550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和2800平方米的水泥库房,金属粮仓4座,种子烘干处理设备日加工能力达120吨。员工共计24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人,已建设为集繁育、经营、农技服务、航化作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程度较强的经济实体。实现了分公司全面积、全作物优良品种统一供种,建立了优良品种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