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妇女活动

第一节 妇女活动


1987年,妇联组织全场40多名女工参加的食用菌培训班,请农业科农艺师刘钦香讲课,期间组织全体学员到刘钦香的食用菌场地参观,刘钦香结合实际讲授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88年,妇联组织了以“女人不是月亮”为主题的演讲比赛,70多人参加,9人进入决赛,有3人获奖。
  1989年6月,妇联在小学操场举办了10个代表队300多名女工参加的健身操表演,当时组织部副部长娄淑芹领操,此项活动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1992年,女工委在建三江会场组织全场时装表演赛,60多名女工参加比赛,客运站戎波获第一名。
  1995年,女工委组织全场女工干部到赵志凤的孵化点、韩敏的养鸡场、赵玉凤的养猪场、李宝荣的蔬菜大棚现场参观,对引导广大女工勤劳致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0年3月,女工委同司法科联合组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月活动,在中央大街上设立妇女权益保障法咨询处,发宣传单200份,张贴法律宣传标语50条,展出宣传板报10块,并在司法科设立了咨询电话,这次活动宣传面大,收到了很好效果。
  2001年4月,女工委组织了全场部分女工参加的妇女法律知识和女工干部业务知识竞赛,16个代表队参加,3个代表队获奖。
  2003年在全场开展《女工安康保险》活动,农场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批给女工委6000元为300多名女工投保,被保的女工王杰患了乳腺癌,保险公司一次性理赔2万元。
  2004年同教育科联合组织“救助万名春蕾女童”活动,通过层层动员,号召各行各业奉献爱心,为贫困儿童办实事,做好事,帮助上不起学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农场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全场各界为教育捐款23.35万元。2005年母亲节女工委开展了纪念母亲节系列活动,评选出20名优秀母亲,看望了10位单亲母亲,同时组织了“母亲颂”征文比赛。
  自1987年以来,女工委按照上级女工组织的要求,结合农场的实际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巾帼建功”、“姐妹手拉手献爱心”、“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密切配合不断深化的改革形势,积极引导广大女工、家属为农场的经济振兴做贡献,不断培养和推广各类妇女典型,引导妇女走勤劳致富、共同富裕之路。十三队妇委会在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中敢于坚持原则,大胆的为女工申张正义。六队妇委会在扶贫帮困、为女工排忧解难的工作中事迹感人,效果显著。农业单位的妇委会在生产的关键环节挑重担,打硬仗,发动妇女积极投身生产一线,为生产队解决了很多难题。四十九队移栽玉米,时间紧任务重,妇委会一发动,全队妇女齐出动,提前完成了玉米移栽任务。削甜菜又苦又累又费工,妇女全包了,完成的速度又快,质量又好。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基层产业结构的调整,妇女劳动力有了不同形式的转移,她们从种植业养殖业跨入到加工、服务、经商等多种行业,从生产领域迈进到流通领域。在庭院经济、多种经营和个体行业中大显身手,一批又一批敢担风险、吃苦耐劳、同世俗偏见决裂的女性闯入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领域。邵世玲,丈夫因意外事故去世,但这个女人从痛苦中坚强地站立起来,自筹资金开办了精米加工厂,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将一个小加工厂发展成为年加工10万吨的标准化米厂,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并且出口到俄罗斯,年盈利额10万元以上。研发中心董秀兰,一心扑在工作上,牺牲了全年的节假日搞科研,不要任何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