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勇
第九编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记
郭庆勇
郭庆勇(1934.4~2002.10)中专学历,原籍辽宁省盖平县梁化公社大槽裕大队。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3月至1953年9月,在富锦县上小学和中学。1953年9月至1956年7月在佳木斯农校农学专业学习。1956年8月郭庆勇服从组织分配,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七星农场,任农场一分场统计。1959年11月至1960年12月任农场一分场农业技术员,1960年12月至1963年3月任二分场农业技术员,1963年4月至1965年4月任七星直属六队农业技术员,1965年5月任农场直属六队农业副队长兼农业技术员,1969年5月任二十五团十一连连长,1970年8月任二十五团二营农业参谋,1973年9月,任二十五团二营农业副营长,1977年3月任农场二分场副场长,1980年9月任农场二分场场长,并被农垦总局任命为农业技师,1983年3月任农场农业副场长、农艺师,1993年3月任农场调研员,1994年4月退休。
他中专毕业后,就投身到农场的开发建设中来,一干就是40余年,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农场开发建设事业,献给了北大荒的黑土地。
他在任统计期间,工作责任心强、热情高,能吃苦、不怕累。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的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得到领导的认可。他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诚实待人和职工打成一片,得到群众的信任。
在任一、二分场农业技术员期间,刻苦学习业务,勇于实践,积极研究小麦、大豆栽培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指导生产,使单位粮豆单产不断提高。1959~1961年连续3年在分场试种水稻,面积达60余公顷,虽因栽培技术落后及病虫害严重,单产不高,被迫停止,但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学习。
在任二分场领导期间,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当时分场领导没有专车,他经常步行到各生产队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时常一天要走几十里地的路程。他积极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使二分场养兔,木耳、蘑菇种植得到较快发展。
他在二分场工作期间重视科学种田,第一个在分场组建土壤化验室,为测土施肥打下良好基础。他重视职工文化娱乐生活和精神文明精建设,1981年动员二分场职工自己动手盖起了二层楼的俱乐部,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活动场所。
在任农场副场长期间,为了夯实农业基础,1985年他亲自负责农场飞机场改建工作,建起飞机场水泥跑道,使农场航化作业能正常安全进行。
为使农场种子产业化,1988年他负责在良种站基础上组建了种子公司,为良种选育、扩繁、推广及全场农业早日实现良种化打下基础。
为提高农场农业生产水平,围绕“科技兴农”,积极带领全场的农业科技人员,探索研究新的栽培模式、积极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工作。他带领农场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中积极推广应用增产菌、稀土和大豆灰斑病防治等新技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1991年建三江分局第四次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获科技推广奖。增产菌在农作物上的推广应用在1990年获总局科技推广奖。稀土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在1991年被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授予推广应用一等奖。
1991年,他带领农业科技人员,完成了《寒地玉米育苗移栽高产配套技术研究》,探索出了新的玉米栽培模式,为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91~1994年试验和示范面积达到1713.7公顷,比直播玉米增产61%~118.7%。1994年1000公顷育苗移栽玉米单产达到每公顷1.18万公斤,比直播玉米增产118.7%,公顷纯效益2795.7元。并于1994年通过总局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中棚营养土盘育苗移栽玉米是省内首创,在高寒地区具备了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获得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主持完成农业部丰收计划2项和总局丰收计划4项。其中1988年实施的大豆综合丰产技术在1991年分别获的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1等奖,总局科技进步1等奖。
1983年,郭庆勇又负责组建了渔场,经过3年努力,使渔场发展到53.33公顷,每公顷产鱼9450公斤。除满足本场市场需求外,其生产的白鲢、鲤鱼还远销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等市县。渔场成为总局的示范渔场。
虽然长期在领导岗位,但他从来不谋私利。在二分场十一队任队长时,炕上只有一个吃饭桌,连队送烧火柴他从来不要,老伴自己打草烧。20世纪60~70年代农场大米奇缺,有人给他送去两袋大米,他在拒绝无效的情况下,按当时大米的价格将钱还给人家。1981年农场受灾,他不搞特殊,和职工一样吃又黑又粘的面。担任农场领导后,他经常到基层检查工作,很少在生产队吃饭,即使吃饭也从不搞特殊,碰上啥吃啥。他对自己的妻子子女要求严格,妻子一直当工人,尤其是他的大儿子郭宏伟1987年高中毕业后,郭庆勇不仅没有在场直给他安排工作,而是让儿子直接服从农场分配到二分场十二队,开了四五年拖拉机,然后到渔场养鱼。
郭庆勇在农场工作近40年,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克尽职守,无私奉献、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被管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由于多年积劳成疾,于2002年病逝,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