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振和七星河北堤设想 李国斌
刘茂振和七星河北堤设想 李国斌
刘茂振和七星河北堤设想
李国斌
刘茂振是1958年转业来场的老同志,1960年春到六分场(现十一管理区)任副场长,分管农业生产,为开发六分场踏遍了全场的岗洼地、林地草原,查清了每条水线,汗水洒遍了分场每寸土地,为分场的开发费尽了心机,给职工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文革时被打成“走资派”,关进了牛棚。1971年重新工作后调三营(现七管理区)任参谋,分管农业生产。
当时三江平原仍处在丰水期,加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还处在自然状况下,各生产连队是一无田间路,二无排水沟,分场对外的简易公路也只有在干旱季节才能通行汽车。刘茂振是7月份来分场工作的,当时全分场4万亩小麦有一半泡在水里,其余的一半也因土壤饱和机车不能下地收割,即使有个别地块靠改装的机械收割的小麦只能装袋,人工背,用拖拉机拉爬犁运输,折腾许多遍才到晒场。刘茂振作为一个在分场主管生产的老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和农场业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支持;一方面逐个连队地号的进行察看,作出了一个既能解决当前排水,又符合农场长远规划的农田建设方案,在得到分场领导的认可后积极组织实施,在他到分场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每个生产队都修起了一条南北向的主干田间道,既方便了田间作业、保证种好耕地,又有利于农田排水,也为开垦荒地创造了条件,受到分场上下的欢迎。
1978年农场在落实干部政策中,刘茂振又恢复了分场副场长的职务,也为他更好的工作提供了方便,他为了开发分场南部的大片荒原,提出了新的设想,把每个生产队的南北田间路线向南延伸,并亲自指挥推土机,修起了路的雏形,并设想将这些田间路东西向再连起来,形成了既能挡水又能通行的农田建设工程。这样全场南部的荒原不就可以得到开垦了吗?随着国家对七星河流域的治理,修建了一条从七星河大桥到二十九队南的一条外七星河北堤,截断了河水对滩地的入侵,使外七星河滩地2万余公顷得到开发利用。这条北堤的下游段正是刘茂振当年设想的,各队的南北田间路形成东西相连的挡水工程。岁月不饶人,刘茂振同志离开了他热爱的农垦工作岗位,他奋斗多年开发三分场南部荒原的美好理想终于在新一代人的努力下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