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卫情况 一、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时期
1969年前后,苏联不断向我边境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破坏我渔民正常生产。我广大民兵为保卫祖国江河领土,保卫我渔民正常生产,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战备,为随时打击侵略者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涌现出不少的先进人物。
在反侵略战争准备方面:
1 、江面捕鱼生产组织改为民兵组织,两个民兵一支枪,一只船,担负着生产和战备的双重任务。
2 、设观察哨:为严密监视沿江情况,一连在后山设观察哨,额图渔业民兵排和沿江一线连队均设有观察哨,为各级军事部门提供大量敌情。
3 、设巡逻队:1969年七个一线连队和部分二线连队,都设有少则三人,多则十几人的巡逻小组或小分队,担负着对内保卫治安,对外反侵略的任务。
在针锋相对,坚持斗争方面:
1 、1967年9 月24日,我渔民高有林、王春波在正常捕鱼生产时,被苏军强行抓走,高有林和王春波严守国家机密和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斗争,迫使苏方在9 月30日送回。
2 、1968年9 月12日,苏联炮艇干涉我渔民正常生产,抢我网具,用高压水龙头喷激我渔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渔民陈廷华在同志们的配合下,针锋相对,奋勇抵抗,砍下了苏联炮艇的水龙头。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成为闻名中外的反霸战士。
3 、在1969年秋鲑鱼期时,为保卫祖国边疆和我渔民正常生产,参谋股人员亲自带队,组织了三个武器连队,共385 人,保卫和参加了鲑鱼生产。
二、1979年应急战备时期:
1979年2 月17日我国对越南的武装挑衅进行自卫还击时,中苏关系也紧张起来,随时都有战争爆发的可能。全场广大民兵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备工作,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拉得出,打得响,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单位和个人。
1 、战前练兵:对全场八百多名武装基于民兵进行了短期训练。训练内容是学会手中武器的构造、性能、使用保管、三打三防、现地拉练、战地救护等。
2、备战准备:
3 、严阵以待:2 月19日八个一线连队的民兵武器发到了个人手中,并集中住宿待命。渔业一队、建材厂、一队民兵已进入阵地;二线连队的武装基干民兵也集中住宿待命。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他们做到了召之即来,不叫苦、不怕累的严守阵地。
三、维护社会治安
每逢年节假日和打击刑事犯罪、护秋保收等活动,民兵们都严格执行值班、值宿制度,并派出巡逻队、小分队进行巡查,有时配合公安部门一起完成堵截任务,维护了社会治安。
1976年8 月,额图民兵排和一砖厂民兵排在额图大亮子抓住街津口持枪外逃分子一名,受到县、地等领导机关的奖励。一砖厂民兵班长赵显贵荣立个人三等功,出席省民兵代表大会并授予“先进民兵”称号。
1974年为堵截一名逃犯,临山连队共派出三百余名民兵,进行各路口堵截和搜山。
四、抢险救灾
在抢险救灾面前,广大民兵发挥了突击队、战斗队的作用,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在扑救东林子火灾中,就有600 余名民兵奋战一昼夜,在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的情况下,不叫一声苦,坚持到最后。
1982年7 月4 日,扑救八连后山火灾,三分场就派出1,000 多人次救火,民兵们起到了主力队、突击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