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繁育改良 一、猪:
1969年,全团仅有猪30头,是建场时从老场带来的。从1970年开始,农场对猪的繁殖改良工作进行了准备,当年从外地调入后备母猪237头,后备公猪40头,产仔猪147头,成活仔猪110头。1971年,从外地引进后备公猪进行杂交,产仔猪1,144头,成活仔猪870头。1972年母猪由头年的181头增加到282头,产仔猪2,156头,成活仔猪1,642头。以后每年都对猪的繁育改良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到1984年底全场共存栏猪2,820头。历年猪的繁殖工作情况列表如下:
二、牛:
从建场到1984年底,牛的繁育改良比较缓慢。1970年从外团调入327头黄牛,用新调入的两头朝鲜种公牛进行杂交改良。年底又从二十七团引进一头三河公牛放在二连牛群进行杂交改良,繁育出一部分好的后代。1980年和1983年两年分别在五队和十六队试开展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但这项技术由于当时人们认识不足,加上技术力量不强,经济效益不高,费用高昂,未能坚持下来,然而,随着养牛事业的发展壮大,冻精配种工作还会很快地振兴起来。
黄牛(马)繁育改良历年情况统计表附短角牛繁育情况统计表
大牲畜繁育情况统计表
三、马:
农场种马站成立于1971年,从生产队调来三匹优良种马,品种主要是黑龙江鞔马,集中在团管理股马号饲养,各队分散使役的母马均到团部来配种,在繁育改良上取得可喜成绩。具体繁育情况请看统计表。
四、羊:
农场从1970年开始,先后从外地购入453只,主要品种是“美利奴”,用之与当地东北羊进行杂交改良,使其后代羊毛的质量、发育情况都好于当地羊,经济效益也有新提高,羊的只数逐年增长,仅1982年羊羔比上年增长近百只。
五、鹿:
农场1971年从吉林省引进30只育成梅花鹿。因鹿场自然条件较好,再加上技术好,责任心强,繁育屋逐年增长。到1976年,鹿群就发展到71只。1981年鹿群成倍增长,发展到216只。最近几年,由于鹿的价格下降和其它因素,鹿群下降明显。
后附鹿群发展情况表:鹿历年繁殖情况统计表
六、家禽及其它:
农场除对大牲畜扶持发展改良外,对家禽和其它养殖业也较重视。
建场初期,由于条件差,农场在冢禽饲养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职工发展饲养家禽只能靠手摸、鸡孵的办法,这种方法笨重,见效慢且出雏率低,影响场内养禽的发展速度。1982年秋天,畜牧公司购进了一套孵化设备(包括孵化器一台、出雏器一台),一次可孵化五千枚禽蛋。
畜牧公司从1983年春天开始搞孵化工作,当年孵化出各种家禽八千多只,家禽不但满足场内供应,而且还支援了场外兄弟单位。
近几年来,农场的野生动物养殖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中貉、貂发展速度最快,出现很多兼业、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