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民族风俗

第一节 民族风俗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农场各民族居民也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农场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彝族、蒙古族等族。各兄弟民族之间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携手为农场的建设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一、汉族
  农场居民中大部分为汉族,汉族人的习惯和其它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有很大区别的。穿着打扮是随着各大城市的时装流行而变化的,只是稍晚些,样式多,比较杂。八十年代以前,大都是穿棉布衣服,只有少数人穿涤卡、的确良衣服。八十年代对化学纤维、毛纺织品衣服有所时行。后逐步时兴毛料。
  主食以面粉为主,兼食杂粮,副食则有肉类、蛋类、蔬菜类等,全部自给自足。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逢节假日,一日两餐。平时早餐比较简单,热馒头热菜和热粥,吃咸菜。午餐或晚餐蒸馒头及做其它面食,炒菜、炖菜或烧汤。节假日则要多做几道菜。
  居民的住房习惯门朝南。八十年代前多数家庭习惯全家人住在一铺火炕上。后子女与父母都不同住一屋,习惯用炉灶取暖。
  婴儿诞生,亲友邻里都送鸡蛋、奶粉、红糖、花布等礼品来贺喜,称做“下奶”。小孩过生日时,家长要给他们煮鸡蛋吃。成年人过生日有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长寿面”。老年人过生日,子女们都要备礼品来祝寿,全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
  汉族人对喜鹊有特别好感。若谁在自己家听到喜鹊的叫声,则预示将有喜事来临;相反对猫头鹰则认为是不祥之鸟,若是见到猫头鹰临宅,就认为将有不吉利的事情降临。  
  二,朝鲜族
  朝鲜族居民在农场占的比例很小,但他们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风俗习惯。为人直爽、待人热情,能歌善舞。
  朝鲜族在饮食方面比较单调,主食喜吃大米,副食是汤,炒菜较少,喜欢喝酒和吃狗肉,每餐辣椒、咸菜必不可少,他们腌制的酸辣菜别具风味。他们还爱吃水饭,夏天用凉水泡米饭。
  朝鲜族人平时穿戴与汉族人相同,只有喜庆节日或文艺演出时才穿本民族服装。男穿大襟袄布带无钮扣,外着青色坎肩;女着至胸的短小衣褂,下身着至地褶装裙。
  好客,最爱清洁。房屋宽敞明亮,他们的老式房至进门就是炕。在农场居住的朝鲜人的房屋结构与汉族相同。他们家庭和睦,邻里关系好,但人情来往较少。
  三、回族
  回族人不吃猪肉,是因为回族的膳食,自古以来逐渐形成了食反刍动物的习惯。如食牛、羊等,但又不食牛、羊血。喜爱饮茶,忌烟与酒。
  在农场中,因为少数民族所占比例甚少,而且在饮食、居住等诸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限制。除部分习惯保留外,大部分风俗习惯都已与汉族人的风俗习惯一样。所以,在一般场合下,就看不出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的区别所在。各兄弟民族之间都团结得象一家人一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农场的繁荣和昌盛做出了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