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地形地貌
一、地貌特征
场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形平坦。海拔高度52.5—57.5米。场区地貌可分为冲积平原漫滩和阶地两种类型。
1 、漫滩:分布在别拉洪河和浓江河岸边。呈条带状,海拔高程52.5—54米。和一级阶地呈缓变式唧接,无明显陡坎,漫滩由重沼泽湿地组成。
2 、一级阶地:在场区大面积分布,海拔54—57米。地形平缓,一般无切割。阶地由冲积、湖积二元结构组成。地表覆盖5 —14.5米粘土,阶地内多沼泽化洼地。
农场场区按高程分析,60% 以上面积集中在56—54米高程之间,高平地仅占8.66% ,70%以上面积为低平地。
场区地面平均坡降为1 /11,107 ,横贯东西27公里的高平地高程几乎均在56米左右,形成一条微偏东北的不明显的浓江河、别拉洪河分水岭,造成场区主要坡向为南偏东的坡向。高平地一般呈弧包状分布于低平洼地中,高程在56米以上。个别在55—56米之间,一般地表为残次阔叶林所覆盖。低平洼地占总面积的70.7% ,极为平缓。微地形复杂,坡向不定,沼泡广泛分布,但都很浅,多为0.5 —1 米左右。河滩沼泽地占总面积的20.6% ,高程多在53米以下,常年积水。
二、河流
别拉洪河流经场区南部,源于创业农场北部沼泽地,由西向东坡降1 /1 ,5000—1 /20,000.系平原沼泽性河流。上游无明显河床,至中游下段,才开始出现断续河床,汛期靠滩地行洪。
至下游流向东北,坡降变陡,是发育较好的河床,全长267 公里,流域面积4 ,349 平方公里,汇入乌苏里江。场区河段为其中游,在双山,连环泡子一线以西没有河槽或明显水线,流经场区长度24.5公里,本场流域面积500 平方公里。水深0.4 米,弯曲系数2.0 ,河床高度在53米左右,河滩宽1 —2.5 公里,连环泡子以下出现由泡沼和水线组成的断续河床。经治理以后,场区段为二次分流新开河,是本场主要承泄区,在瓦盆窑处改道向东入乌苏里江。
浓江河流经场区北部,源于勤得利农场的沼泽地,亦系沼泽性河流,全长199 公里,流经本场长度19.8公里,本场流域面积153 平方公里,水深0.5 米,弯曲系数1.7.和鸭绿河在大力加湖汇合流入黑龙江,未经治理。
三、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场区为低冲积平原,表层普遍分布5—14.5米厚的粘土,此层稳定,土质致密,含水量和孔隙比较低,属中压缩性土,地基承载力可采用23吨/平方米。下为细沙、中粗沙及砾石,沙砾石层中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第四系厚度130—225米。地下水埋深4—8米,大部分为5—6米。地下水水力特征为微承压水。地下水以侧向补给排泄为主,从场区西南流入,由场区东北排泄。水力坡降为1/13,800,流动速度为2.3—3米/年。
场区第四系沙、砾石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位埋藏浅,开采方便,水质较好,是发展农田灌溉的好水源。单井涌水量 10,274—18,306吨/昼夜,具备发展大型喷灌的条件。
四、植被
主要有:小叶樟,杂木林,杂类草,苔草,漂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