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三年
一九八三年
1 月农场机务办张曙明通过“全国青年农民出国实习生统一考试”离场到美国实习。
1 月29日农场职工文化补习班开课,分4 个班,由8 名教师授课。
3 月9 日农场在教育中心教学楼召开“全民文明礼貌月”动员大会。场领导姜向春、才作文、王珏、刘兴仁、三级蹲点组领导吴家骅、姜祥生参加了会议。并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领导小组。
3 月11日哈尔滨市园林处设计工程师结束洪河绿化设计。本日,农场绿化工程破土动工。防风林由省造林先进单位——克山农场专业队营造。
3 月14日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农场总局、建三江管局三级整企调查组,农场领导和办公室有关人员共26人组成调查组,深入各单位联合检查生产责任制、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落实情况。
3 月总局副局长刘文举在总局主持召开了“洪河农场进口粮食处理成套设备学习、消化、吸收及改进工作研究会议”。总局科学院、工业局、农机处、科技处、八五二清选机厂、迎春机械厂和洪河农场等单位领导、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制定落实了粮中整体改造工程计划,增强粮食处理能力。
3 月经上级批准场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姜向春任党委书记,才作文任党委副书记、场长,柳西贵任副场长,刘兴仁任农机总工程师,孙明立、黄宝铭调出农场。
4 月1 日农场在中心食堂召开春播紧急动员大会,场长才作文作了动员报告,力争抢播小麦15万亩、大豆20.5万亩。
4 月2 日各住宅楼楼口的居民选举了45名居民小组长。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两个居民委员会。
5 月6 日至7 日农场召开了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6 月7 日八五九、创业、红卫等农场抽调机车40余台来场,援抗灾抢播。
6 月11日参加在建三江管局召开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低洼平原综合开发治理经验交流会”的50名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观洪河农场。
7 月我国第一个沼泽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在洪河紧张筹建。
8 月5 日农场组织了42台联合收割机和24台自卸卡车在第五作业区进行了自建场以来最大的一次麦收大会战。
8 月13日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黄海,《人民日报》记者曹焕荣为首的“首都新闻单位北大荒回访团”一行8 人来农场采访。回访团成员有中国新闻社记者朱健,《光明日报》摄影记者郑国庆,《工人日报》记者范瑞先,《中国农民报》记者张晓鸥,《体育报》记者和《北京青年报》记者孙禹,这是来访记者最多的一次。
8 月19日至20日原农垦部副部长、国家奶牛协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张林池来场视察。
8 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黑龙江农垦洪河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在农场成立并开始招生。
8 月王珏由副场长改任工会主席。于久和任总农艺师。
9 月21日(中秋节)省政协主席李剑白,省委宣传部长张向凌,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社长李惠民,行署专员孟传生,副专员张庆久,佳木斯市委书记周文华一行12人在场领导姜向春、才作文陪同下参观了第一作业区,粮食处理中心和塑料大棚。李剑白还登机作业,于下午4 点30分离场。
11月1 日至2 日以日本映像企画导演村田达二(72岁),摄影师田口泽男,场记、录音师长谷川冲,黑龙江电视台副台长刘永志组成的日中《友谊的大地》电视摄制组来洪河采访,《黑龙江日报》记者杨再立随同采访。
1 日场长才作文,党委书记姜向春设晚宴宴请日本友人和省城客人。2 日下午5 时,摄制组离场。
12月11日省长陈雷及省、市、总局领导来洪河视察,并对农场的建设做了重要指示。当日,陈雷挥毫为农场题词:“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农场”。
12月四层办公大楼、托儿所、小学、医院、宾馆、8 幢职工住宅楼同时竣工交付使用。农场机关从野营活动房搬入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