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工作隶属经营管理办公室。有一名科级干部和一名科员具体负责劳动管理工作。1980年10月至1984年8 月由朱超海、赵振国负责。1984年8 月以后由赵振国、卢权宝负责,上级业务领导隶属建三江农场管理局劳资处。
一、职工队伍
l、职工的来源
①组建农场时由省农场总局所辖的56个农场选调的职工。
②搬迁时随迁来的职工爱人及子女。
③大专学校毕业生分配来场的人员。
④前进农场并入的七、八两个作业区职工。
⑤本场职工子女就业安置的人员。
二、职工分类
按省农场总局规定,目前职工分类大体上是;①生产工人,即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②管理人员,即机关及单位的领导和会统人员。③文教卫生人员,即从事教育、医务人员。④服务人员,即从事商业、饮食、机关、食堂、招待所人员。本场1980年至1984年人员分类情况如下表:
三、职工变动情况
由于本场技术先进,省农场总局1980年给本场定编736 人,通过实践证明,这些人是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的。1983年整企时扩编到983 人(不包括七八作业区)。近几年职工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随迁来的职工家属、子女,1983—1984年新就业的职工子女。目前来看,男职工不足。
1980年至1984年职工变动情况是
四、工资及奖励情况
l、工资制度及工资标准
本场自组建以来,1980年至1981年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1982年至1984年实行浮动工资,即以农工二级工的标准工资三十七元为基准,杠上保留按月薪日计发给。年终按经营成果返回浮动工资。平时按月薪日计(也有部分计件工资,如水利队、林业队、粮中等)发放工资,管理人员按月薪发放工资。本场工资标准完全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即农业工人按七级工资制,机务、交通运输、修理工人按国家通用八级工资制执行。文教卫生人员、科技人员、行政人员,也都依据国家统一工资标准执行。 2、奖励情况
本场奖励政策依据省农场总局、建三江管理局的规定结合农场实际情况而定,1981年以前按管局规定执行。1982年实行利润提成奖,即年终盈利按八一一分成,八上交农场,一分给职工,另一做为农场及作业区奖励基金。1983年实行浮动工资三定一奖,即定种植面积,定产量指标,定上交利润额。盈利就奖,计划内提取1 甲o ,超计划提1.5%.1984 年实行定额上交超利分成的办法,即每亩地上交10元利润,盈利部分在人均300 元以内全分,人均500 元以内提取10% ,超过500 元部分按30% 提取,不封顶。
1980—1984奖金提取分配情况表
3、调整工资及工资总额
1984年根据国发1983年(65)号文件以及省、农场总局关于调整工资的具体规定,对本场802 名职工进行升级,其中升两级的23人,平均级差7.08元,年增加工资额约七万元。关于工资总额;1980年 268.3千元,1981年582.9 千元,1982年742 千元,1983年899 千元,1984年l ,070 千元。
五、劳保福利
本场劳保福利待遇均按国家现规定政策执行,职工双退按国家两个暂行规定执行,病、伤、残、死亡仍按国家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办理,职工探亲假按国发(1981)36号文件规定执行。但从八五年开始,由于实行家庭农场、个体专业承包双退职工由农场支付一切费用。病、伤、探亲假由家庭农场及承包单位自行规定,其费用由家庭农场承包单位自理。
六、安全生产
吊车翻车事故图(见附图)
由于本场机械设备先进,从一建场就对安全生产工作特别重视。1980年末,农场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机械使用、安全生产规定制度,建立了安全管理体制,在制定生产计划、生产措施时,首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几年本场安全生产工作在建三江管局占上中等水平。1983年企业整顿时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又进一步充实完善。1981年起设了专职安全管理干部,每年都要进行几次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尽管如此,几年来也发生了死亡、重伤事故。这些血的教训必须进一步更好地去抓好安全生产,更加坚决果断地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