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物资

第五节 物资



  本场物资工作先后由场经营管理办公室、机务办公室领导,场物资库具体负责。各作业区配备物资保管员,负责零件和油料的领取、保管、发放工作。
  1980年7 月后,场建立物资库,由11人组成,负责人刘义成。
  1981年随着国外机械及零配件大量进场,物资库人员有所调整,刘义成调出,张勇心任物资库副主任。12月张勇新调出,车廷义任主任。
  1982年物资库改由机务办公室领导,物资库工作分为计划、保管两部分。设保管组、计划组、燃料组三个业务组,全库共16名工作人员。
  1984年,王智杰调入物资库任副主任,还配备了进口机械配件调拨员,全库共21人。
  一、物资采购、供应
  本场物资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外来源,由本场引进大批国外机械,与美国、日本厂商订购了进口机械零配件,每年进口价值近 50 万美元。二是国内来源,国产机械及其它物资材料,每年向管局、总局物资部门申报计划,由上级部门分配供应,不是部分由市场调节,保证本场生产、生活物资供应。
  大宗物资如煤、油、化肥等,靠福前线铁路运输,至前进镇火车站,再由火车站用汽车拉回本场,由场物资库统一管理、发放。场直汽车队、修配厂,粮中等所需要配件、材料物资,按计划成批发至需用单位。低值易耗品及三类物资、配件等,按计划由农场物资部门发至需用单位。
  基建物资、材料由场基建办公室负责采购、运输、保管、发放。
  二、物资管理
  本场物资库所管理的物资包括:化肥、农药、油料、材料、原煤、生产资料、低值工具,机务配件等。
  1、油料保管
  1980年建场至1984年,邵相竹负责油料工作。在油料管理上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对油料的计划、领发、保管、防火、运输、容器、工具使用、节约等等,都制订了规章制度。
  在计划上,要求用油单位,根据生产、运输、修理、发电、基建等项任务,制订年度、季度用油计划交给场物资部门。农场综合用油单位计划,结合上级下达指标,作出全场用油计划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在领发油料上,主油(柴油)由农场发至用油单位,副油按计划比例,用油单位到油库领取。汽油由油库统一保管、发放。
  截止1984年全场储油容量是850 立方米,可储主油654.5 吨,共有大小油罐48个,最大的为42吨,多数为27吨,最小3 吨。
  2、煤的管理
  本场煤炭主要用于锅炉房、修配厂和职工生活用。场物资部门,每年根据生产单位,生活服务中心所需数量要求编报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每年十月后,物资部门根据用煤单位计划,组织运输、发放到用煤单位。
  1982年以前,职工生活用煤采取大锅饭办法,家属楼房前后放,大堆,住户各取所需,造成了很大的浪费。1983年后,农场经过整企,改变了供应办法,实行定量卖票供应办法,由服务中心配人卖煤,职工每户每年生活用煤两吨,每吨20元,这样就大大节约了煤炭,防止了浪费。
  3、其它物资管理
  计划制:要求各生产单位按时编报年度物资计划,要实事求是,对计划外急需物资,要及时追补计划。
  领发制:按计划领发物资,机务零件要经过作业区主任批准领发,进口美机零件要经过场机务办公室批条,重要、短缺部件要经过机务副场长批准方可领取,坚持一次开票一次付货,坚持交旧领新。
  责任制:各作业区设保管员,负责低值、易耗、机务零件保管发放工作,领发及时登记,物资及时盘点。
  盘点制:仓库物资及时盘点,要求盘点时帐物相符,数量金额相符,做到盈亏有原因,损失有报告,发现差错,追查原因,严肃处理。
  三、物资库设备和经营情况
  1980年建场时物资库只有一架帐篷,1981年一1984年建成零件库五栋,每栋500 平方米,1984年建成加油站一栋100 平方米,办公室一栋150 平方米,全库共建筑库房2 ,250 平方米。
  库内设备:日本产加油器2 台,日本产五吨叉车2 台,日本产十吨叉车1 台(1984年10月调出),东风汽车1 台。
  经营情况:1982年纯收入14万元,1983年22万元,1984年9.7 万元,建库以来,纯利润4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