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卫生防疫 本场卫生防疫机构1981年9 月成立,隶属职工医院。先由中级医士刘凤春负责,后由初级医务人员朱忠良负责。1984年又改为刘凤春负责,行政由医院管理。
1983年前,全场流行性疾病时有发生,传染性疾病相对较多。主要原因:全场正在进行大面积建筑施工,仅外地施工队就有8 个,人员杂乱,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差,水源、粪便管理不当。
一、环境卫生
1983年开始治脏、治乱,采取措施如下:
1 、尽量减少室外厕所,对施工队的简易厕所经常进行消毒和灭蝇,对各饮食行业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2 、对住户垃圾进行卫生管理(定点倒垃圾、定时拉出处理)。
3 、场区内严禁放养各种家禽。
4 、疏通场区污水沟,填平积水坑。
每年进行四次卫生检查,优者表扬或授予流动红旗,不合格者进行罚款。场区主要街道设专职清洁工打扫。1983年以来,场区投资10万元用于改善场容、场貌,也改变了卫生环境。
二、消灭四害
1 、以家庭灭鼠为主,医院防疫办公室自制灭鼠饼干,常年发放,灭鼠效果达95% ,家庭居住区很少发现鼠迹。
2 、本场大部分是室内厕所,对个别室外厕所严加管理,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广泛使用农药,蚊蝇已明显减少。
三、饮用水
本场生产生活用水是用深水电机井,建水塔,铺设供水系统,场区饮用水全部使用自来水。1985年实行饮用水锰沙过滤。全场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四、防病治病
本场建场时间短,对各种地方病无病例可查,也没有对人口进行地方病普查。
地方性传染病、流行病发病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