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房屋管理

第五节 房屋管理


一、房屋维修
  1985~1990年房屋由木材厂进行维护,这个期间因房屋没有转让,公有住房全部统一维修,一般都是楼顶防水面维修,采取“三毯四油”。这种屋面处理技术已经不适应气候变化,二、三年后仍然漏水。1991年以后采取油化胶粘合,为了防风把屋檐用胶封住。
  1997年房屋产权归属职工之后的维修由住户按居住楼层比例分摊维修费,城建局统一组织,统一招标,统一验收质量。1996年允许职工私人建房时,一般房屋顶防水面都采取铁皮瓦。1999年以后的屋顶维修都采取在屋顶竖人字架子,铺铁皮瓦。房屋维修除楼顶防水之外,门窗的维修由职工个人自由更换。1999年大都是更换钢窗,2000年之后更换塑钢、铝合金等新材料坚实美观。同年由农场统一规划设计,为楼房住户更换新钢门,单元住户分担费用。1999、2002年两次由农场出资对楼房墙面进行粉刷。
  二、房产管理
  1988年8月22日农场下发《关于房产管理的若干规定》的文件,要求对住宅楼房走廊门窗、上下水管道和自来水阀门、暖气设施要自觉爱护和管理,不准私自拆动和乱接乱改。
  1992年前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根据家庭人口多少分配住房。职工调入调出均由农场工会和房产科给予安排住房,职工享有使用权。1993年房改之后住房改革不到位,属有限产权没有办理房产证。1996年产权归个人后允许上市交易,按规定发给农垦总局统一文本的房产证。2000年根据国家建设部要求,房产证全国统一文本。由分局房产处进行房屋权属登记、复审、核准,加盖分局房屋权属登记专用章,颁发房屋权属证书。
  1994年3月19日下发《关于职工住房管理几项规定》,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后的房屋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因为第一次转让房屋优惠让利职工,为此,不准私自买卖住房,不准乱扒乱拆,改变楼房整体结构。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住房结构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条件的提高,对原住房单元结构布局不满意。很多职工想要改造和装修房间。根据这一情况,农场规定,除主体承重墙不准改动可以拆掉一般间壁墙,扩大住房面积,改善职工生活需求的环境。
  1996年青年职工杨树军第一个改造房间将两室一厅的小房间副墙扒掉,扩大了客厅面积,进门就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客厅。此后,部分青年职工争相模仿此举争先改造,后来老职工也开始改造单元房间结构,改善住房的空间,以满足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