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场长办公室
第五节 场长办公室
一、机构沿革
1985~1986年主任冀国臣,管理员徐熙生。
1986~1992年主任李松林,通讯员徐群。
1992~1993年主任黄德田,秘书方电、管理员郝贵信。
1993~1994年主任张万昌,副主任蒋莉芳、方电。
1994~1996年副主任孙思义,秘书张兴旺。
1997~1998年主任迟立君,副主任田志和,通讯员王永丰。
1999~2000年主任王铁红。
2000~2001年主任李建辉,通讯员王选伟。
2001~2002年主任任春桥。
2002年副主任袁国利,通讯员崔晓东。
二、机关管理
1985年机关事务管理由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详细制定机关工作作息时间、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经常对机关工作进行检查。完成场长交办的各项工作,组织各种会议召集,安排农场领导参加上级会议和出行的车辆。此外,还组织机关干部参加文化活动。在农忙时组织机关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加种、加肥、拿大草,晾晒小麦等生产活动,缓解农场人少地多,劳动力不足的困难。
1994年农场土地发包困难,场办组织机关干部承包土地,以场办为单位统一管理和统计承包面积和上交指标。
1995年农场制定机关目标管理方案,根据各科室的业务范围和特点下达目标管理指标,会同计财、政研、审计有关部门对目标管理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评,经场长批阅后,交给计财科作为年终奖励依据。
1998年农场土地发包再度出现困难,场办组织机关干部到省内乃至全国进行招商引户,同时为来场洽谈的农户做大量的接待工作。解决农户提出来的来农场种地的生产、生活问题,协同工会、共青团、妇女群众组织,对贫困农户捐款、捐物活动,受到广大农户的赞誉。
三、文秘
机构沿革 1985年继建场打字工作设打字室,隶属办公室领导。2002年文档员兼打字员。
历任打字员:
1985~1985年10月 档案员 马婷兰(兼)
1985年11月~1986年 李冬梅
1987~1989年 刘福艳
1990~1996年 赵丽华
1997~2002年 文档员 周影(兼)
设备 1985年打字机仍然是铅印机和一台油印机。1987年更换1台“四通”铅印打字机。1991年购置1台“286”型微机,由电脑打字代替手工操作铅印机。1998年更新“联想电脑”、“爱普生”打印机和“四通”电动速印机一套,由电动速印代替了手工油印。2002年又购置“沐泽”电脑和理光制版复印一体机。
打字工作 1985年由于人工操作铅字机除农场文件、会议材料和对上级报材料用打印机打字外,对下发通知和报表一般人工刻蜡纸油印。1991年利用电脑打字,打字工作量增加,各行业承包合同、财务部门的各种报表逐年增多。2002年,机关各科室配备电脑,对上级业务材料和科室内部材料都能自行打印,打字室主要打印农场文件、上报材料、各种会议材料和各种合同文本。打字员岗位也较稳定,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年度打印各种材料10万份以上。而且在材料多、时间集中的情况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打印任务。
四、接待
1985年洪河在国内知明度很高,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国内一些地区领导人经常到农场视察。办公室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接待工作。1985~1988年先后接待中央领导温家宝、姚依林、宋平、田纪云、邹家华、李铁映来农场视察。农业部长何康、中央书记和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科委主任宋健、省委书记孙维本、省长侯捷等领导也先后来农场视察。接待总局各届领导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
1994年以后中央省委、省政府领导很少来农场,接待工作相对减少,主要接待总局、管局和一些兄弟单位来农场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
五、宾馆
1985年新建宾馆交付使用,编制为正队级单位,隶属办公室领导。
历届主任:
1985年4月~1985年12月迟长禄。1986年1月~1986年12月郝国栋。1987年1月~1989年7月王俊荣。1989年8月~1990年12月郝国栋。1991年1月~1993年4月李良。1993年4月~1993年12月孙思义。1994年1月~1995年5月杜美玲。1995年5月~1996年11月王雅君。1996年11月~1997年12月刘守军,1997年12月~1998年12月杜春玲。1999年1月~2002年12月杜春玲任客房经理,李杰任餐厅经理。
客房 1980~1996年设有高间2个4张床位,标准间6个14张床位,普通间9个36张床位,共计54张床。大会议室可供50人开会,小会议室可供8人开会。高间及标准间室内设有卫生间、浴盆。1996年进行一次装修,更换新床具,二、三楼铺设地毯,全部换上新电视机,会议室可以播放VCD光盘。2000年又将地毯撤掉换为地砖,安装一台锅炉,卫生间有热水供洗漱和淋浴。会议室更换沙发,改茶几式座位为圆桌会议座位,由原来只能容纳30人增加到60人。
餐厅 1985年有高间餐厅,设三张餐桌,可招待24人就餐,主要招待上级领导和贵宾。大餐厅8张桌,可供80人就餐,用于会议用餐和其它客人就餐。1991年将原来一处天井加盖,改为两间小餐厅,16个座位。1996年将大餐厅改装为四个房间八张桌的餐厅,就餐人增多时可打开隔板放10张桌子。2001年为了便于餐厅对外经营,把大餐厅又打开,将送菜窗扒掉,与大餐厅一并进行装修。
五、小车班
1985~1995年为小车班,队级单位。1996~1998年为小车队,副科级单位。1999年只留场长、党委书记专用小车,其它副场级领导的小车全部转让给司机个人经营,小车班解体。
历届班长:
1985~1986年杨道荣。1986~1987年王俊荣。1988~1989年郝贵信。1989~1990年刘忠惠。1991~1994年刘青山。1995~1998年田志和。
1985年在机关办公楼后院建设小车库24间,1间办公室、1间警卫室,库内设有暖气装置。六个作业区指挥车和场领导小车全部停放在内。1985~1990年,袁瑞丰租用一间车库修理汽车水箱。1995年各单位及作业区小车停放收费,每年1800元。1998年全场小车全部转让给驾驶员,此时小车库对内对外出租。
1985~1990年拥有丰田吉普(9人座)5台,场长、书记、农业副场长、机务副场长各用一台,余下一台为机动车,由场办管理,为其它副场级领导和各科室使用。空调面包丰田小客1台,主要作为现场会议用车,接送上级领导来农场考察等。龙江大客车1台,用于职工出行接送站。丰田轿货2台,用于职工生活用品采购。工具车2台,用于田间修理。
1989年报废处理一台丰田吉普,购进一台北京213型吉普和一台丰田大吉普,场长、书记各一台。农业、机务副场长各一台丰田吉普(9人座)。1994年副场级领导小车全部换北京吉普。
1996年购进丰田4500型1台场长用车,书记用车为丰田大吉普。至1998年,先后购进5台北京吉普,丰田吉普全部报废。
2000年购进一台尼桑,供书记使用。2002年有公用车5台,书记、场长、公安、法庭、粮贸各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