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计划管理

第二节 计划管理


一、农业生产计划
  1985年以农场文件形式下达各作业区计划播种面积和作物比例、单产、总产。同时下达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计划。1994年兴办家庭农场以后,随着经营主体的变化,家庭农场有自主经营和决策权之后,农场不再下达农业生产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仍然由农场向管局计财处申报,经批准才能实施。这时期农场的中长期规划仍然按上级要求按时编制。
  1986年编制了《洪河农场“七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1992年12月编制《洪河农场十年规划“八五”计划》。1996年3月编制《洪河农场“九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1999年10月编制《洪河农场“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2002年12月编制《洪河农场农业现代化规划》。
  二、基本建设计划
  1985年利用世界银行低息贷款207.2万元,购置美国迪尔公司农机具48台(件)及设备2台。1986年投资10.4万元,购买农机具。1987年投资63.1万元购买农机具2台。1988年投资8万元,购买农机配件。
  1993年开发“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0127.4万元。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具购置以及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到位上级拨款6034.8万元,其中:基金拨款565.5万元,基建拨款3万元,开发银行5466.3万元。从根本上解决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问题。
  1997年利用日本日绵建设项目购置美国凯斯公司生产的7220型拖拉机25台、挖掘机6台、2166型水稻收割机1台,总投资1947万元,用于更新1980年建场初期的机械。
  2000年利用日本政府贷款1127.6万元,购进收割机5台、平地机1台、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5套、上海654拖拉机30台、1002型拖拉机4台。
  三、农业综合开发
  1991~1993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386.8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7.5万元(有偿资金55.7万元、无偿资金71.8万元),农业银行专项贷款39.9万元,企业自筹219.47万元。主要用于第四作业区低产田改造。1994~1995年总投资41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5.6万元,农业银行贷款50万元,企业自筹205万元。用于六区旱改水。1996~2002年总投资454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09.2万元,农业银行专项贷款36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671.6万元。1991~2002年共完成土地治理项目12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3万亩,其中旱田改水田10.7万亩,旱田治涝2万亩,旱田喷灌2万亩,老稻田改造5.6万亩,完成各种经营项目2个,其中稻米加工厂和奶牛养殖小区各一处。
  这项工作每年由农场上报年度计划,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报告书,由总局下达计划,年底再由分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项目的账目、内业资料、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是农场争取国家投资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