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方言谚语歇后语

第六节 方言谚语歇后语


一、方言
  人称:
  父亲———爸爸、爹、老爷子(一般青年对老年男人的敬称)。
  母亲———妈妈、娘、老太太(一般青年对老年女人的敬称)。
  祖父———爷爷,父亲的父亲。
  祖母———奶奶,父亲的母亲。
  外祖父———姥爷,母亲的父亲。
  外祖母———姥姥,母亲的母亲。
  伯父———大爷,父亲的哥哥。
  伯母———大娘,伯父的妻子。
  叔父———叔叔,父亲的弟弟。
  婶母———婶娘、婶婶、婶子,叔父的妻子。
  婶婆———丈夫的婶母。
  公爹———公公,丈夫的父亲。
  婆婆———丈夫的母亲。
  姑母———姑姑,父亲的姐妹。
  姑父———姑母的丈夫。
  姑婆———丈夫的姑母。
  姑妈———姑母(指已婚的)。
  姑老爷———姑爷,母亲的姑父。
  姑姥姥———母亲的姑母
  姑奶奶———姑奶,父亲的姑母。
  姑爷爷———姑爷,父亲的姑父。
  姨母———姨,母亲的姐妹。
  姨父———姨母的丈夫。
  姨姥姥———外祖母的姐妹。
  舅父———舅舅,母亲的弟兄。
  舅母———舅妈,舅父的妻子。
  侄子———弟兄的儿子。
  侄女———弟兄的女儿。
  侄妇———侄媳妇。
  侄女婿———侄女的丈夫。
  侄孙———弟兄的孙子。
  叔公———丈夫的叔叔。
  叔母———叔公的妻子。
  婶婆———丈夫的婶母。
  叔祖———父亲的叔父。
  叔祖母———父亲的叔母。
  大姑子———丈夫的姐姐。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大伯子———丈夫的哥哥。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大姨子———妻子的姐姐。
  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大舅子———妻子的哥哥。
  小舅子———妻子的弟弟。
  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儿子。
  外甥女———姐姐或妹妹的女儿。
  外孙———女儿的儿子。
  外孙女———女儿的女儿。
  物称:
  南瓜———倭瓜甜瓜———香瓜
  甘薯———地瓜甘蓝———大头菜
  白菜———小根菜玉米———苞米
  大豆———黄豆酱油———青酱
  马铃薯———土豆西葫芦———角瓜
  白酒———白干儿变蛋———松花蛋
  蛋糕———槽子糕鸡蛋———鸡子儿
  鲅鱼———燕鱼苏打———面起子
  河蚌———嘎鳓鲫鱼———鲫瓜子
  猪舌头———口条猪肾———猪腰子
  背心———汗溻比目鱼———偏口
  饼铛———平底锅被子———被卧
  风筝———八卦大衣———大氅
  脖颈———脖梗膝盖———脖棱盖
  犬———狗蛇———长虫
  豹猫———山狸子乌鸦———老娃子、老鸹
  黑熊———黑瞎子家雀———家贼
  喜鹊———企蜻蜓———妈螂
  蝴蝶———蝴蝶烙蚯蚓———曲蛇
  老鼠———耗子跳蚤———跳子
  壁虱———臭虫蟾蜍———癞哈蟆
  蜘蛛———蛛蛛蚜虫———腻虫
  瓢虫———花大姐蝼蛄———拉拉蛄其它:
  骗———绷较量———比试
  本性———禀性胡扯———扯淡
  称身———合身摇晃———颤悠
  熬粥———馇粥有钱———趁钱
  结婚———成亲财礼———彩礼
  半路———半道吵嘴———拌嘴
  长舌———扯闲话行动慢———磨蹭
  差不多———差不离儿走近路———抄近儿
  不舒适———不得劲不正常———不对劲
  闲不住———不识闲儿不理睬———不答理
  捉迷藏———藏猫儿半劳力———半拉子
  二、谚语
  农业: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二月清明麦在前,三月清明麦在后。
  种在水上,死在火上(小麦)。
  小麦盖被,搂着馒头睡(指麦播后下雪)。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以里种荞麦。
  节气抓不好,一年白拉倒。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出好瓢。
  见苗三分喜。
  庄稼爱苗,到秋抱瓢。
  三铲不如一耥。
  紧赶慢赶,芒种开铲。
  大豆开花,垄沟摸虾。
  处暑不纳头,到秋喂老牛。
  春天补一埯,到秋打一碗。
  谷子伤镰一把糠。
  旱谷涝豆。
  豆打旁秸麦打齐。
  麦收如救火。
  三春不如一秋忙。
  人勤地不懒。
  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年。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洪河旱,吃饱饭。
  气象:
  早霞阴,晚霞晴。
  子云,晒死人。
  蛤蟆叫,大雨到。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老云接驾,不阴就下。
  鸡不上架,天有变化。
  高山戴帽,大雨要到。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东虹雾漉,西虹有雨。
  雨天雾阴,晴天雾晴。
  热极生风,闷极有雨。
  风三风三,一刮三天。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雪下高山,霜打洼地。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晴天。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蚂蚁起楼蝼蚁飞,不用两天大雨到。
  燕子钻天蛇盘道,水缸穿裙山戴帽(缸挂蒸气水珠;山峰出现重影)。
  庄稼老汉若不信,拔根艾蒿看仔细(艾蒿根上有新水根,则要有雨)。
  云彩向北发大水,云彩向南跑旱船,云彩向东一场空,云彩向西披蓑衣。
  林业:
  要想富,多栽树。
  山上多栽树,好比修水库。
  林是聚宝盆,毁林如毁金。
  多植树,变金库。
  树木成林,风沙消沉。
  挖大坑,浇足水,踩实成(植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畜牧:
  放羊打住头,放得满肚油。
  乳牛见乳牛,三年五个头。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春不啖盐吃不饱,夏不啖盐不吃草(牛、羊)。牛羊满圈,五谷丰登。
  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
  昔日寒窗苦,今朝必有福。
  学而不厌,侮人不倦。
  明儿好学,不耻下问。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而知之,不学而不知。
  学习在于勤奋。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保健:
  常换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早饭吃的好,午饭吃的饱,晚饭吃的少。
  遇事不怒,经常散步,基本吃素。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食多伤胃,气大伤肝,忧多伤身。
  天天愁白了头。
  笑一笑十年少。
  有钱难买老来瘦。
  坐如钟,站如松,走如风。
  饭不言,寝不语。
  其他:
  好男要当兵,好铁要打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宁可站着死,不求跪着生。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你干我也干,拉点有其限。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宁绕十里远,不涉一步险。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
  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中。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一人得第,鸡犬升天。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宁可玉碎,不求瓦全。
  公生明,廉生威。
  听人劝,吃饱饭。
  不怕慢,就怕站。
  人穷志不穷。
  一碗水端平。
  远道无轻载。
  贪多嚼不烂。
  不打不成交。
  真金不怕火炼。
  百闻不如一见。
  过这村没这店。
  穿新鞋走老路。
  雷声大雨点稀。
  强拧的瓜不甜。
  明人不做暗事。
  脚正不怕鞋歪。
  一个好汉三个帮。
  胳膊拧不过大腿。
  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六编 社 会
  车到山前必有路。
  好马不吃回头草。
  浪子回头金不换。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三、歇后语
  磨道驴———听喝。
  腰别扁担———横逛。
  竹篮打水———一场空。
  狗撵鸭子———呱呱叫。
  兔子尾巴———长不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
  小猫俩脑袋———二虎。
  鸡蛋掉油锅———滑蛋。
  嘴巴抹石灰———白痴(吃)。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属烧火棍的———一头热乎。
  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二齿钩挠痒痒———硬手。
  凉锅贴大饼子———溜了。
  过年吃豆腐渣———没啥。
  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
  心坎子挂笊篱———多劳(捞)。
  毛驴踢房檐子———谈(弹)不到。
  第五章 社会服务
  窗户眼吹喇叭———名声在外。
  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
  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武大郎卖棉花———人熊货囊。
  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张飞拿杵子———大眼瞪小眼。
  横垅地拽磙子———一步一个坎。
  啄木鸟卡前失———全仗嘴支着。
  一张纸画个鼻子———好大面子。
  三十晚上没月亮———年年如此。
  耗子尾巴长疖子———没多大能(脓)水。
  一根绳拴俩蚂蚱———谁也跑不了。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乌鸦落在猪身上———竟看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