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气象
第九节 气象
一、机构沿革
1994~1996年,气象站站长吴井孟,1996年7月杨杰接任站长,2000年6月气象站站长高波。
二、主要任务
进行地面气象观测,气候分析和雨量的科研工作,积累气象资料,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三、仪器设备
2000年CIMS工程配备计算机一台,主要用于记录气象长期积累资料。
四、历年灾害性天气
1994年5月29日,龙卷风伴着冰雹袭来,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1995年,由于5月份降水偏少,6月上旬至中旬没有降水,出现干旱,使小麦受到影响,大豆植株受到抑制。
1996年,前期旱,后期涝,5月份降水显著偏少,由于干土层厚,给大田出苗带来一定威胁,造成部分晚播大豆缺苗断条。6月份降水日数多,给机械中耕作业和大田苗期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1997年8月份,气温明显偏低,给大田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带来较大影响。下了一个月雨,总降雨量达266.3毫米,田间积水,致使大豆被淹,再加上秋霜来的早,使大豆贪青晚熟。
1998年1月2日降雪达14.9毫米,公路雪阻,交通运输中断。
1998年6月14日午后,第一作业区降急雨,并伴有强风、雷暴和冰雹,使18个地号共计一万亩大豆受灾,降雹时间约半小时,冰雹最大直径3厘米,厚度5厘米,重灾地块有80%的植株生长点受损,30%植株折断,受灾地块绝产。
由于6月份降水显著偏少,旱象较重,再加上7月份降水持续特少,全月降雨量只在22.3毫米,致使旱象加重,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对小麦灌浆影响很大,大豆植株不高,落花落荚,严重减产。
1998年夏秋两季,自7月20日至10月14日,由于俄罗斯森林大火,造成农场多烟幕天气,能见度长期较差,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受到很大影响,从而使水稻和大田作物的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1999年4月,由于1998年秋雨大,前春出现涝象,影响了小麦播种进度。
5月降雨日数多,再加上温度低,影响作物生长。
6月从4日到22日,持续高温无雨,对小麦灌浆不利,从而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2000年夏季严重干旱,进入6月份出现旱情,全月降水只有12.7毫米,使小麦灌浆受到影响,大豆植株不高,落花落荚,严重减产。
2001年春季涝情严重,4月降水偏多,小麦播种面积无法按原计划完成,5月份降水100.8毫米,使大豆播期推迟到6月。
7月7日以来,降水频繁,降水量大,7~27日总降水量达184毫米,强降水路径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降水量明显偏大,严重受灾,27日又降85.4毫米的暴雨,使灾情更加严重。
2002年4月6日至30日连续降雨79.8毫米,造成小麦、大麦播种困难。
5月16日第六作业区午后降冰雹,使大豆叶片不同程度脱落,造成部分面积受灾。
6月份平均气温低,使水稻扬花期没有受粉,造成减产。
8月3日下午,一股强烈的龙卷风突然袭来,居民9户铁皮仓房盖被风掀起,粮食中心卸粮坑房子刮倒,粮库粮垛顶被掀起。
1994~2003年气象资料
表2-6 单位:℃、日、毫米
1994~2003年各月平均气温
表2-7 单位:℃
1994~2003年各月降水
表2-8 单位: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