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鹏来二道河农场视察工作讲话纪要
国务院总理李鹏来二道河农场视察工作讲话纪要
李洪高
(根据录音资料整理,未经总理审阅)
1996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副总理姜春云等领导同志专程从北京来到黑龙江垦区视察工作,在建三江分局二道河农场期间,同各级干部进行了亲切的谈话,纪要如下:
在二道河农场第六作业区七号地(全国最大的地号,总面积12600亩)麦田前。
李鹏:“产量亩产能有多少?”
张广勤(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副局长,建三江管局局长):“500到550斤。”
陈东学(二道河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500多斤。”
李鹏:“飞机是哪产的?”
陈东学:“澳大利亚,垦区有航站,20多架飞机。”
看大田中耕时。
李鹏:“车能调头吗?”
陈东学:“能。”
李鹏:“你们一个职工负担多少亩地?”
陈东学:“作业区人均1000亩,全场人均150亩。”
李鹏总理弯腰抓起一把黑土,放在手中捻搓。
岳岐峰(黑龙江省委书记):“就这个土,年年高产。”
董世明(建三江管局党委书记):“耕地进行施肥、中耕,年年秸秆还田,搞了化验,有机质达到6.7%。”
申立国(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党委书记):“刚开荒时最高达到13%,连续秸秆还田,十年能增长0.1左右。”
李鹏:“那还是逐年降低,中原文化几千年历史,地就被破坏了。”
岳岐峰:“这块地全国第一大。”
在二道河农场第六作业区水利施工和开荒现场。
李鹏:“一台挖掘机一天能干多少土方?”
陈东学:“3000方。”
李鹏:“顶多少人工?”
陈东学:“1000人。”
李鹏:“你场总面积79.5万亩,耕地达到55万亩,剩下的24万呢,干什么用?”
陈东学:“用于排水、造林、修路,还有一些作为牧场,还有一些低洼地。”
李鹏:“简单说,有80万亩,是一个大数。”
“有水泡子吗?”
陈东学:“个别的地块有。”
李鹏:“可以推水泡子吗?养鱼。”
陈东学:“可以推。耕地到1998年达到55万亩,今年开荒10万亩,明后年再开10万亩。”
李鹏:“人工搞水利吗?”
陈东学:“主要靠机械,您看到的工程是两沟一台,两边是沟,台上造林。”
在二道河农场粮食处理中心。
于清泉(二道河农场副场长)向李鹏总理介绍粮食烘干设备情况,李鹏总理问:“是用煤呀,还是什么?”
于清泉:“用柴油。”
李鹏:“小麦烘干费用多少钱?”
于清泉:“成本,小麦烘干的话,每斤是1分7厘4.”
李鹏:“玉米是多少?”
于清泉:“玉米价高点,因为是冬季处理,大约在2分4左右。”
李鹏:“大米呢?”
于清泉:“大米不烘干。”
李鹏:“不烘干,晒干就行了。”
张广勤指着粮仓对李鹏总理介绍说:“他这个烘干设备和上午看种子公司那个比,他这个功能全,既能烘干种子,又能烘商品粮,那个是单独的种子加工厂,这个是全国最大的。”
李鹏:“一天能处理5到600吨?”
陈东学:“能处理2000吨。”
李鹏:“5万吨产量都处理?”
陈东学:“小麦烘干,大豆清理就可以了。一共能贮存2.3万吨,随时上交,商品率92%。”
有人插话(看不到面部):“粮食经过清选烘干,提高了等级。”
在二道河农场培训中心与各级干部合影留念后。
李鹏:“明天是我党75周年的生日,在这个日子到来的时候,能够和我们二道河农场的职工大家见面,很高兴,希望你们抓紧生产,多打粮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