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乘东风好行船
三、文征
喜乘东风好行船
———来自二道河农场的报告
张喜珊
一句句雄壮有力的誓言,一行行激动不已的热泪,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能容纳700人的文化宫会场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国庆前夕,二道河农场召开的江泽民总书记来我场考察报告会气氛热烈。
“一个月前的今天,江总书记亲临二道河农场视察,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我们这里空气新鲜,人民生活幸福,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要乘东风鼓干劲,在向‘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军中,更好地发挥垦区现代化农业的窗口作用,争取用最短时间,把二道河农场建设成科技强场、经济强场和文明强场。”党委书记石忠诚这一段雄壮有力的演讲,鼓起了二道河人乘总书记考察东风,再登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工作热情。
自8月23日江总书记离开二道河那天起,这里的人们便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自觉约定,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汇集到会议室,交流昨天工作,总结回顾反思,布置当天任务,以模范作用带动职工。
紧接着,《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旅差费、办公费审批报账制度》、《小车管理制度》、《全场财务管理制度》、《种地成本公开化制度》等经过完善、补充后纷纷出台了。过去,外出开会打出租坐小车的机关干部,现在都改坐客车了;过去有的干部借公出机会办私事,现在是公出事先打报告,机关科室、场直单位的办公室很少见到“铁将军”把门了;过去场内转账条子满天飞,个别单位账目混乱,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规章制度一出台,花钱变成“一支笔”,漏洞一个个堵住了。从农场财务月报上我们看到:近一个月来,机关办公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多万元。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要先行,我们二道河农场在这方面已经积蓄了雄厚的实力。”年轻的大学生代表饱含深情地回忆了近一个月的科技工作。
———国家科委确定的全国农业第一条CIMS计算机工程项目,经过近一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已于近日开通。经过计算机设计并控制的六区二号地水稻和七号地大豆,亩产量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2%和15%。
———六区七号地万亩大地号南侧小麦收获后及时完成了整地和秋起垄、秋施肥,北侧大豆地也已经开始收获。喷灌设备转移到位,土壤化验工作接近尾声,为明年创造更大效益奠定了基础。
———农业科、机务科、科技科已编制完冬训授课计划,要使工作在各技术岗位的职工全员得到培训,提高技术、思想综合素质。
抚今追昔,二道河人感慨万千。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二道河这块沉睡千年的荒原;是党的富民政策使二道河人过上了田园诗般的小康生活;是北大荒精神造就了二道河这支勤劳勇敢的队伍。虽然二道河农场在过去的16年中创造了突出的业绩,成为黑龙江垦区“利用外资开发农业先进农场标兵”、“先进企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但他们感到今后的担子将会更重。眼前他们肩上最重的担子是:总书记要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二道河人该做怎样的贡献呢?一个月来,农场通过各种会议和演讲、征文活动,要求每一个副科级以上干部写出一份结合工作实际、有指导意义、有经验教训的论文,以总结过去,开拓未来。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月来,这个农场干部群众共自觉出义务工2.6万多个,使场区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二道河农场,人们着装整洁,挂牌上岗,文明服务,博得了参观者的称赞:二道河人确实有现代化农场人的味道。
转眼秋收开始了,二道河农场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派出技术指导工作组进驻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长长的售粮车队已排在了高耸入云的粮食处理中心大仓前……
呵!二道河哟,喜乘东风好行船,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原载2000年10月13日《农垦日报》一版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