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我和雷锋同龄

我和雷锋同龄


                 高永泰
  我和雷锋同是庚辰年出生,都是属龙的。41年前,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如果他活到现在,也该是儿孙满堂的老人了。他的生命是那样暂短,可是他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说过,他活着就是要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他还说,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党和人民哺育了他,他用赤诚的心回报党和人民。这些年来,人们敬仰他,怀念他。国际友人说,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跨越国界,雷锋精神变得永恒。
  记得,那是1963年3月,我正读高三,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了。我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题为《贵在无私》的短文,中心内容是颂扬雷锋为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黑龙江日报》上刊登后,在校内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正是雷锋精神鼓舞我走过了大半个人生,直到退休后,雷锋仍然是我心中一盏不灭的明灯。
  1997年春,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在座谈会上我动情地说:“三十多年的工作历程,到今天划上了一个句号。退休是人生又一个季节的开始。我要在有生之年,努力做一个好党员,好公民。”
  我退休后不甘寂寞,开了一个电话亭。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打电话,买烟,吃冷饮什么的。无论是本场的,还是外地的,也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都热心地接待他们。还经常有人向我问路,每次我都耐心地指点。有时,他们要找某职工家,场区内六七百户,哪能都知道呢。于是,我绘制了一本场区居民住宅图。有人说:“你为群众想的太周到了,连问路的事你都想到了。”
  热心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有一次,一位看上去有50多岁的民工,进门就问:“你姓啥?”我说:“我姓高啊。”他兴奋地说:“我就是找你呀!”我疑惑地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他向我解释说:“我是从农村新来的,想给家打个电话,我的老乡让我到老高头电话亭来打,他说你们不蒙人。”说着他拨起了电话。
  开电话亭和做其它生意一样,不能只讲效益,不讲诚信。1999年之前,都是用客车从三江龙佳批发店往回捎货,隔半月二十天后再把货款捎去。有一次,批发店核算票子时落下两张,少算2000多元。我发现后,立即打电话告诉了他们,他们一再表示感谢。还有一次,我进三条红国宾烟,结果货单上记三条,货箱里却装了六条,多出三条就是360元。批发店老板来算账时,我如数付了款,这位老板很受感动。
  去年富锦千禧批发店来送货,我就把钱给送去了。送货的小姑娘惊讶地问:“你是不是信主啊?”我回答说:“我不信主,我信人格,信良心。”我想,这点小事,只要是讲道德的人都会这样做的,干损人利已的事,还算什么共产党员呢。
  党员就是应该为人民群众多做些有益的事情。我场水稻户大部分是从外县农村引来的。他们的水稻点离场部几十里地,办点什么事很不方便。有些水稻户经常委托我为他们代收汇款、邮包,收到通知单后我亲自到邮局给取出来,然后再交给他们,还有人从水稻点打来电话,说手机费不足了,让我替他交100元。我锁上门就去给他交费,免得耽误人家的事。
  水稻户在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就更多了。经常有人打电话、买烟没钱,只好赊账,到场部买零件,赶上钱不够了,向我借百八十的,也是常有的事,水稻户的其它烦恼事也会经常出现。1999年冬季,往粮库送粮的车特别多,晚上返不回去,旅店都住满了。有两个人没处住,我就把他们领到我家来住。为别人献出了爱心,别人也不会忘记。有个叫杨国斌的水稻户,因家庭变故,搬到外场去了。去年来我场办事,特意到电话亭来看望我。他说:“前几年叔和婶给了我不少帮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实际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你帮助别人,别人也在帮助你。我们应该把关爱别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998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农场号召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我想,虽然我家并不富裕,三个儿子都没结婚,但比起灾区人民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他们房倒屋塌,缺吃少穿,我们能不管吗?我和老伴商量:“咱们把电话亭大约一个月挣的钱捐出去,再找一些半新以上的衣物捐出去。”我老伴同意了。于是,我家捐了500元钱,又捐了价值500多元的衣物,受到农场工会的表扬。
  生命是有限的,属于老年人的时间就更不多了。我本着这样人生理念做好生前事,留得身后名。
  雷锋说过,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雷锋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百花园中一朵永不凋谢的,最鲜艳的报春花。我愿做一朵不显眼的小花,与百花一齐开放,让我们的祖国永远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