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序言(一)
序言(一)
序言(一)
《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系统、客观地记述了前锋农场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真实地记录前锋农场建场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它的问世在前锋农场发展史上不仅是一件可喜可庆的大事,而且对前锋人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有着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深入发展,前锋农场诞生了。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前锋人不但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前锋精神,即“建设前锋,繁荣前锋,场衰我辱,场兴我荣”。她是北大荒精神宝库中的绚丽之花,她像并蒂莲一样,迎风傲雪,开放在祖国的东北边陲。我在前锋农场工作了多年,是前锋农场、前锋人和前锋的事业培育了我,我觉得前锋可爱,前锋人和前锋的事业更加可爱。前锋人铸造了前锋精神,前锋精神又将培育一代代优秀的前锋人。
特别是从1985~2000年,是前锋农场发展史上大书特书的16年,是前锋人民历经艰辛、拼搏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16年,也是前锋农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持续稳定,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16年。16年间,在改革上,我们坚持立足场情,实事求是,不怕挫折,几经阵痛,勇于探索,不断完善,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前锋农场场情,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改革之路。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夯实第一产业,振兴二、三产业,配套推进,综合开发,加速调整,使农场的南、中、北三片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在两个文明建设上,我们坚持两手并重,两翼齐飞,两个轮子并进。改革16年间,农场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农场经济实力,增强了农场发展后劲。在生产建设方面,我们始终以富民兴场为宗旨,以率领职工奔小康为统领,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大力优化职工致富的内、外部环境,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力度,使农场各项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的问世,真实地记录了前锋农场自1968年组建前后到2000年期间,前锋农场广大职工群众艰苦创业以及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改革和开放开发的32年所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教训。这是一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北大荒精神,弘扬前锋精神的好教材,也是一部介绍场史、场情的史书,使后人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勤劳奋进的前锋人民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32年的历史,也是用北大荒精神和前锋精神铸造的32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我们要继续坚持政策当家,市场保家,特色发家,牧业兴家,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和特色经济。前锋人将以开拓精神去迎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和挑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去谱写前锋农场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在《前锋农场志(1968~2000年)》问世之际,我们不会忘记上级史志办的同志们给我们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方方面面给予关照的各方人士,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窦玉敏
200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