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气候

第二节 气候


一、气候主要特点
  农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夏季盛刮东南风,高温多雨。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寒温带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季风寒流明显,夏季雨水集中;不仅季节之间环流和降水变化很大,而且年际之间变化亦较大;气温差异反映季节差异为冬长夏短,春、秋不明显,春天风大,夏、秋多雨。
  二、四季气温与降水
  春季(3 ~5 月)气温回升而且变化无常,一次升温或降温可在10℃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之间,仅占年降水量的15%左右。春季蒸发量大,尤其以5 月份蒸发量最大,气候干燥土壤缺水,易发生春旱。但遇多雨和上年秋涝年份,低洼地带又往往出现春涝。春季多西南风,风大而多,大风可占全年的70%以上,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
  夏季(6 ~8 月)炎热温润多雨。七、八月份为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气温19℃~22℃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4℃~39℃之间。平均降水量250 ~35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60~70%,而这两个月份降水平均可达120 ~190 毫米,相当全年降水量的1 /4.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往往给麦收带来困难。因此,夏季是防汛防洪的重要季节。
  秋季(9 ~10月)降雨减少,天气凉爽,昼夜温差大。平均降水量50~100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0~20%。有的年份秋季发生大雨,造成“埋汰秋”。秋季常有寒流侵袭,气温随着急骤下降,易出现早霜冻。
  冬季(11~2 月)漫长而寒冷干燥,雪盖大地。一月份是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5℃~-3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达-39.6℃。季降水量只有10~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 %左右。一般降雪深度10~30毫米,冻土深度1.7 ~2.4 米之间。每年当强寒流空气来临时,气温便急剧下降,并且常伴有大风雪,有时造成交通堵塞。
  三、日照与无霜期
  农场所辖地区年平均气温0.7 ℃~3 ℃。月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时间在4 月15日前后,大于或等于0 ℃积温2850℃~3000℃,大于或等于10℃积温2250℃~2350℃。年日照2200~2400小时。无霜期短(指作物生长期)约118 ~134 天之间,初霜期一般在9月15日至10月7日,终霜期一般在5 月17日前后。年降水量550 ~650 毫米,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达897.1 毫米(1981年),少雨年又不足380 毫米(1999年),全年冻冰期约18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