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土壤植被与动植物资源

第三节 土壤植被与动植物资源


一、土壤
  境内土壤以自然白浆土为主,占80%以上。白浆土从亚类上可分为三种,即草甸白浆土(亦称平地白浆土)、棕壤型白浆土(亦称岗地白浆土)、潜育白浆土(亦称洼地白浆土)。在白浆土的三亚类中,又以草甸白浆土和潜育白浆土为多,是本场耕地主要土壤,占总耕地面积的95%以上。
  白浆土在结构上一般分为三层,即黑土层、白浆层、淀积层。黑土层(15~20厘米),此层含氮、磷呈团粒结构。黑土层下面常有5至8厘米银灰色过渡层,再往下即是白浆层,层厚一般为20~40厘米,呈灰白色,有机含量很少,质地粒重,紧密无结机,是瘠薄土层。白浆层以下为淀积层,呈块状或核状,粘重而坚实,它和白浆土一起形成不透水层。因地面有白浆层障碍,渗水性差,但在降水正常年份,水、肥、气热比较协调时,适于作物生长发育。草甸土占总面积12%,一般分布在低湿带地区,土质肥沃,通透性好,土体结构松散。
  经过24年的土壤改良和农田基本建设,现在较大部分耕地已改造开垦成良田,农场辖区蕴藏着巨大农业综合开发潜力。至2000年,低湿沼泽地区状况大为减少,较大部分平坦草原已垦成耕地,有些平坦或低湿沼泽地区垦成水田或建成住宅区。
  二、植被
  植被,除林地灌木外,大地均被草类覆盖,无裸露地带。岗地多为五花草、桦条、榛条、杨草等分片或混杂密布。低平地段以小叶樟草为主,短期积水,夹杂有窄叶三棱草等。水泡边缘多为塔头草、细柳条,沼泽区漂垡中心多是乌拉草。在低湿沼泽地里由于长期杂草根系盘结,枯草积存,蒸发量小,长年积水。
  三、动植物资源
  除草资源外,野生植物资源有:黄花菜、蘑菇、木耳、蕨菜、山里红、山丁子、山葡萄、榛子等。自然次生林主要有:山杨、白桦、柞树等。随着土地开发,这些资源逐渐减少,有的已灭绝。
  野生动物有:狍子、野鸡、野鸭、水耗子、熊、鹿,还有天鹅、鹤等珍稀鸟类。鱼类有鲫鱼、鲇鱼、白鲢、草鱼、鲤鱼等。
  每逢春暖花开之际,从祖国南方飞来的鸟类多达30余种,以大雁、小燕、布谷鸟、萤豆半、青头楞、黄鸟、三道门为最多。冬天以苏雀、野鸡为主,猫头鹰、麻雀、啄木鸟、乌鸦、喜鹊长年生活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