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经济作物
第十三节 经济作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垦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场在种植业结构上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在效益上作文章,在经济作物上找突破口。特别在1991年建立种子公司后,1997年又实行种子产业化管理,实施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策略。其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红小豆、白瓜籽、芸豆、油菜、大麦、苜蓿草等。农场从1989年开始到2000年一直没有间断种植经济作物,开始种植油菜、白瓜籽、红小豆,因没有固定收购单位,因而面积一直不大。1994年,红小豆大量出口,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最高价格达10元/公斤,红小豆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1998年,农场又与大连、青岛、上海等地的外贸单位签订了6万余亩的经济作物的购销合同,由购方实行保护价收购。仅上海一家外贸公司就与农场签订1.7万亩芸豆种植合同,欧盟BCS国际有机栽培机构官员在农场建立了8000余亩的绿色食品基地,又从日本引进襟裳和大纳红小豆新品种,到2000年已发展4万亩。1999年,农场又从东北农学院引进紫花苜蓿品种,采用垄作栽培技术种植了650亩,到2000年已发展8000亩。
农场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把所有的耕地划分为三个大区,即南部是以水稻为主的种植带,中部是以豆类(红小豆、芸豆等)及油菜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带,北部是以苜蓿草为主的种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