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科技兴牧

第六节 科技兴牧



  科技兴牧是发展畜牧业的关键,也是高产、高效的中心环节。这是农场在发展畜牧业的实践中证明的一点。1996年以后不断加大科技兴牧的含量,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一、引进人才
  自1985年初,农场就开始注重个体养殖户的养殖业发展,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给引进人才安家费、配备专业技术应用设备,改善工作环境等,至1998年先后共引进专业兽医5人,畜牧技术员1人,并先后在本场内选送到外地学习深造13人,截止2000年,引进大专学历技术人员3人,高薪聘请高级兽医师1人,高技术水平的畜牧师一人。
  二、组织学习相互交流
  1、基层培训:1985年以后,农场畜牧科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组织畜牧人员到各生产单位直接面对职工群众讲解养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新技术。1995年以后又逐渐增加一些疑难病症、常见病剖析解答和发展畜牧业的有关政策、市场信息等。连队听课一般都是养殖人员和专业户。截止2000年,共授课432次,累计听课人员2000人次,现在每个养殖专业户都明白所饲养的畜牧基本知识。1995年以后,畜牧科每个季度召开兽医例会,兽医技术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养殖新技术、疑难病症的治疗等心得体会及做法,大家相互交流、探讨,提高兽医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2、自1991年起至2000年,农场先后组织选拔热爱畜牧工作的优秀青年7人,到八一农大学习进修,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
  3、截止2000年末,农场先后聘请八一农大等外地专家与高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对农场基层单位的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专业户传授先进技术和经验、饲养方法及特种养殖等,据统计参加学习近1000人次。使养殖专业户基本都了解奶牛、黄牛、羊等饲养、繁殖新技术(如:小叶樟青贮、稻草胺化、生猪和肉牛直线育肥等)。
  三、应用新技术
  农场在1997年以后特别强调应用技术这一环节。主要作法是:
  1、饲养畜禽良种化、饲养方式规范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畜牧生产商品化、综合服务网络化。
  包括:人工冻配技术,种畜的引进与改良,建设畜牧专业队、养殖小区、外引内联、开拓市场和诊疗、防疫、咨询、配种、饲料供应、产品销售等都不出队(小区)。
  2、利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先进的兽医防治、检疫技术。
  包括:春秋两季猪“三针”(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的5号病预防注射,牛、羊的5号病、羊痘等疫苗注射率100%,常年坚持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等。
  3、绿色产品生产,如粪肥还田、生产绿色植物产品、不喂添加剂、不含激素的畜禽产品等。
  4、发展特种养殖,五彩山鸡、美洲的香鹑、肉鸽等。如十二队的养殖肉鸽专业户就达近千只,基本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