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筑队伍 建场时工程队在册职工91人,在工人当中有1958年转业的官兵,山东支边青年和城市知青,还有老职工子弟和投亲靠友的青年技术工人,大部分是老场调来的。在青年中都是边干边学的学徒工。年龄大部分都在18~25岁之间,30岁以上的工人很少。文化程度一般都是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真正初中和高中毕业的除知青外没有几个。党员和干部20人,共青团员43人,分别占工人总数的21.9%、472%。职工的业余文化活动,除年节搞一些象棋、扑克、军棋、乒乓球等以外,大部分时间是用布帐篷作活动室,供青年党、团员学习及活动。职工在建场初期主要开展艰苦奋斗和热爱北大荒教育,在党、团员中经常开展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教育,主要形式是上党课、团课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到1985年,在册职工已发展到140人,职工文化程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及培训等职工基本扫除了文盲,全部达到小学文化程度,其中有56人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党员扩大到31人,青年团员42人(其中知青团员返城后又新发展21人),党、团员分别占职工总数22%、30%。大部分是场内职工子弟及部分复员转业兵等构成,这些青年热情高、干劲大,是工程队的骨干力量。这些青年在党、团及工会活动中都是主要活动分子,特别在较大的节日活动中,在工会的组织下,扭秧歌、歌舞比赛、篮、排球等,在场区各单位中也是比较活跃的单位。在这个时期由于农场、单位抓技术练兵活动,据统计,具有2级以上的工人就有近60人,占职工总数的43%。农场的一般建筑都由他们完成。随着农场改革不断深入,建筑行业也逐步走向市场,全年的职工流动性较大。到2000年,在册职工缩减到107人,在册职工也开始下岗分流,自主走向市场和担负起种植业、养殖业等项工作。在册职工中,党员45人,青年团员62人,分别占在册职工42%、58%。大部分在册职工年龄都在30~45岁之间。通过学习实践和农场送出去短期培训、各类函授学习,达到大专以上的有8人,有技术职称的13人,中级2人。
历年工程队(建筑公司)工人情况表
(1977~2000年)
表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