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商业

第十八章 商粮贸

第一节 商业



  一、机构沿革
  1968~1978年一直没有商业部门,建场后只有一名具体办事人员来抓此项工作。
  1973年,反修营独立后,由邢贵负责商业、粮食等工作,直到1978年。1979年,农场设立商业科,负责全场商、粮、贸工作,由宋保先任科长至1987年。1988年~2000年,农场商业工作纳入粮食科管理,先后由粮食科长吕德胜、彭玉平、窦玉敏、李明军、石晓明兼任。
  二、商店及经营概况
  反修营建点后,1969年在二连设立一个小代销点,售货员3人,何业明负责。1973年代销点从二连搬到营部,成立了小商店。1977年农场组建后,1978年4月在反修营的小商店一部分货物(商品)搬到新场区,当时没有房子,只能在仅有的30平方米的帐篷里营业。当年两个点的商店总人数是18人,分别由张学民、徐桂芝负责。商店的货物主要都是职工群众日常生活必须品,当年总销售额353588.03元,上交税金10607.65元,经营利润4844.45元。
  1979年10月,商店从帐篷里搬进农场新盖的砖瓦结构的房子里,营业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是农场当时惟一的综合商店。随着营业环境的改善和场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商店的购销量也不断扩大,商店职工的服务态度、店容店貌都有了新的改观。当年商店职工也增加到20人,当年销售额增加到433361.85元,经营利润增加到9256.12元,上交税金13000.85元。
  1980年,随着农场人口不断增加,商店扩大商品种类和进货量,当年仅食品类和日用品类就达千余种。当年销售额604904.11元,上交税金18147.13元,经营利润达到11499.92元。1981年,由于上年进货量过大和往年的积压商品,商品进行了两次大减价处理。年末统计损失金额25000元,也影响了当年的经营成本。当年销售额下降556177元,经营利润下降10805.12元,上交税金12160.24元。
  1983年,商店落实了各项岗位责任制,实行了柜台经营承包制度,调动了商店各柜台职工的积极性,营销做得很活,各柜台职工积极提出各季节要进的货物,因而使全商店的商业品种不断增多,并抓住了热门商品,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使当年的营销额有了明显的提高。当年的营销额达到781875.59元,上交税金19425.98元,经营利润上升到89158.38元。
  1984~1989年,商店随着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大改革经营方式,健全各种经营承包制,营销经营全部落实到各柜台,并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各柜台职工也注意到市场上的商品供求数量、质量和品种发生的变化,高、中、低档商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如黑白电视、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男女各式样的自行车等热门商品不断增进,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据统计1984~1988年的5年间,其营销各种品牌的自行车882台,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526台,收录机241台,洗衣机314台,缝纫机353台,家用电器成了热门货。常用的商品花样、品种不断增加,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
  1977年前后,货物主要来源是饶河县、抚远县、佳木斯市、双鸭山市商业局和六师商业处(后建三江管理局商业处)供应。建场到1990年,进货一直是三级批发站,经二级、三级批发站增加管理费(每一站加5%),到农场又要抽利润,所以从1977~1999年,商品毛利率一直在10%~13%。商品经营,一直是遵循着有利就销,有利代销和常销品无利也销的原则。内部推行定额销售多销多得的运行机制。商品进入市场以后,定点销售,农场综合商店在节假日和农忙时下生产队地头送货销售。
  1990年,随着农场工、商、运、服的改革深入,劳动服务公司成立,综合商店纳入劳动服务公司管理。商店内部柜台实行承包制,随着农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1993年初,商店的柜台承包制开始转制,由原来的柜台责任承包转为租赁制经营。优先原商店内部职工租赁,然后场内职工租赁,各柜台租赁费用由农场政研室按有关政策和规定测定,第一期各柜台租赁期为3年,共租赁五金、文化、布匹、鞋帽、食品、化妆品等类48节柜台。原各柜台的商品营销都由租赁者承担,各柜台的商品都按原先营销类进货,不能超范围进货和经营,这样就极大的调动各柜台租赁者的积极性,进货渠道非常广,远到辽宁、大连、哈市等地,商品的种类繁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1995年,农场对综合商店经过计财科和政研室的资产评估,优惠价转卖给农场职工于丽华。从此,农场商业全部由个人经营,进入市场。
  1996年以后,为了扩大市场经济,农场对个体经营者进一步实施优惠政策,确立“你建设我受益,你赚钱我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个体经营,繁荣市场经济。1998年农场职工赵歧、王丰两人分别自筹资金在场区中心黄金地段两侧建造起“前锋农场商场”和“金太阳商城”,基层各单位有个体小卖店18个,为全场人民日常生活服务。在场直地区仅1998年商业一条街就拥有固定营业室38个,各类综合服务点34个,极大的丰富了市场,满足和方便了人民生活需求。到2000年末,据工商部门统计商品成交额超过300余万元,一般个体经营户每年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最高户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历年商店领导更迭表
  表3-133



              商业经营情况表
              (1978~1994年)
  表3-134                       单位:元



  
  注:1995年以后综合商店全部转卖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