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党员教育

第五节 党员教育



  反修营时期,党员大部分是老农场技术骨干和转业官兵及知识青年。到1980年底,全场党员达到268名。虽然大批知青党员返城,党员数量减少,但不断接收新党员。1984年底,党员298人。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场党委为了加强党员思想建设,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结合农场具体情况,先后进行了企业整顿和场、队两级整党、社教和经常性的“评先创优活动”,并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思想教育,整顿作风,增强纪律,树立形象,发挥作用,提高素质”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对党员进行了教育和监督,又促进了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1981~1983年期间,共先后办了十一期党训班和十期干部学习班,参加党员724人次,干部354人次。三年来被管局授予优秀党员7名,农场级优秀党员35名;先进支部5个(三队、六队、七队、修理厂、汽车队),三年来先后调整基层支部班子人员72人次。
  1984~1987年间,农场党委对科、站两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组织调整,着重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这两级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技术、生产知识、管理能力等有了较大提高,先后有89名同志走上站、科、场三级领导岗位。
  1984年,通过企业整顿和验收,达到标准。在这三年间,按照上级党委总体布置和要求,农场党委、机关、场直单位和生产队党支部,共计32个支部,309名党员,分两批先后参加了管局第三期二批、三批整党工作,经过四个月的整党教育,297名党员合格登记,有11名缓登,1名劝退。农场党委、机关、被评为党风根本好转,农场党委被评为管局级“端正党风先进单位”。
  1993~1997年间,党委带领全场党员运用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观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坚持科技,整体推进,全场党员在“四破四树”上形成共识,即破除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树立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和敢闯敢试敢为的观念;破除怨天尤人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发展的观念;破除自我感觉良好的观念,树立超常规思维,科技先行的观念。在这5年间,党委针对极个别党员思想滑坡的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发挥党委中心理论组作用,带头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使全场党员全面认识国情、省情、垦情、场情,并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和廉政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党员干部扶贫帮困活动,共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210户,脱贫致富137户,党委先后共表彰党员264人次,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生产者590人次,优秀科技人员和教师107人次,立功40人次。五年间,坚持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结合农场实际,着重在土地承包、产品处理、财务往来、公款吃喝、婚丧大操大办、住房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监督工作,先后出台了“党政干部廉洁自律”和“13个不准”的规定,共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9起,处分违纪党员9人,挽回经济损失40万元。
  1998~2000年,在党员侧重提高素质上,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理论组和支部理论学习带头作用,深刻理解在新形势下“三个代表”思想的丰富内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仅2000年,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写出心得12份,每个人平均记笔记3万余字,各支部集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自己实际写心得体会文章,总计367份。
  在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46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委紧紧围绕农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一是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仅2000年就立案6件,立案调查4件,全部结案,挽回直接经济损失0.8万元。二是发给每个党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实行党内廉政建设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准则》、《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大操大办婚丧事宜的规定》、《关于不准党政机关干部收受不合理的奖金和各种红包的规定》等文件,供党员认真学习。
              2000年党员统计表
  表4-4



               历年党员统计表
               (1981~2000年)
  表4-5